分卷阅读59
偏好多都是赵莺莺几个月以来第一回见的, 这几日跑的勤密——一家人嘴上不说,心里可是清楚的很。
就连最小的赵芹芹也能摇头晃脑道“这就是‘穷在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了!”
逗得坐在一起的赵蓉蓉与赵莺莺笑地不行, 赵莺莺拿了帕子丢在她身上:“好鬼灵精的小丫头片子, 这种话从哪里学来的?这可不是家里会教的。”
赵芹芹皱了皱鼻子:“二姐, 你别总叫我小丫头片子的, 我是不大, 可你又比我大多少不成?你要是还真么叫我,我都不答应你了——那句话是我在茶馆儿里听说书先生说的!我还好生向顺儿哥打听了这话的意思, 难道不对?”
自从赵莺莺差点被拐子拐走之后,赵家看孩子就严厉起来。特别是赵莺莺和赵芹芹两个, 没有长辈一起,那是绝对不准出太平巷子的。不过也有时候不一样,若是有可靠的街坊邻里大孩子带着,青天白日的也就由他去了。
这赵芹芹口中的顺儿哥就是其中一个,他比赵蒙大个两三岁, 不过当初和赵蒙是一起在蒙学里读书。又和赵蒙要好,于是赵家人都十分知道他。
如今他每日都兜搭了一些瓜子、大枣、云片糕等到甘泉街上一家‘安庆茶馆’去卖,那里有他一个舅舅做跑堂的,勉强让他能进去不被赶走。又因为有他在那里走动,巷子里的皮孩子也常常去茶馆儿蹭书听。
赵莺莺听的笑起来,实在是她真正的年纪不是这样,看赵芹芹一个不是小丫头片子是什么?一下说顺嘴了而已。当即笑着保证:“晓得了晓得了,以后一定好生叫你,芹姐儿!”
赵芹芹这才满意!
当然了,赵芹芹并没有说错,可不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赵吉那日送了蓝白布去见马老板,马老板答应给引荐大老板,而他只要能跟着喝口汤就是了。
于是,只不过隔一日,马老板就见到了一位张老板。这位张老板好大来头,人家在多子街上有自己的铺面。赵吉亲自看过那铺面,是大开间五间的门脸,上下两层全是绸缎庄,打点生意的,光是伙计就有七八个!
然而这还只是人家本钱之一,据说这位张老板在扬州门户镇江那边还有生意,专门做的就是布料在扬州内外的进进出出。算一算家底——至少也是两三万两!
在扬州,这算不得顶了天的数字,到底扬州这个地方还是靠盐说话。那些贩盐的盐商们动辄百万家资,甚至千万家资也有,那才叫做富!但是那是往上看,若是对比一般人,那已经了不得的富家大老板了。
那老板也是个有眼光的,见了蓝白布也觉得不错,于是就说定了见一见赵吉。当下三个人便一起商量生意——人都说人以群分,赵吉能和马老板交情不错,那就说明两个人人品相似。而马老板又能和张老板合契,那也是两个人相投。
三个做生意诚恳的商量生意比一般人顺利,至少不会为了三瓜俩枣争得要打起来,把半辈子的交情都赔了进去。有商有量的,若是不过分的利,也愿意相互体谅谦让。
有这样的前提,事情自然顺利。几日的功夫,章程就拟的清清楚楚了——其他的都不要说,最重要的是张老板和马老板都向赵吉下了买蓝白布的订单,并且付了三成的定金。
赵吉晚上乐呵呵地同王氏道:“人都说好了前三年我这蓝白布只能卖张老板和马老板,补偿就是人这三年,每年至少从我这里一千匹蓝白布。每匹的赚头也大,我算过了,就按最少的一千匹算,我一年也有一百两上下的收益。”
赵吉当然也有别的选择的,譬如不卖独家。但是只有他肯卖独家,这才会有人家保底的数目,也才会有每匹这样大的收益。
更何况,说到底赵吉是个求稳当的人。相比起风险高而不知前路的,他宁愿三年之内三百两银子稳稳当当到手。
可别小看这三百两银子——那是一年一百两!这之前他一年做的好也只三十两银子而已,然而这就算是赚的多的汉子了。现在一年一百两,还是至少,可不是多!而且他一年到头也不是只做蓝白布了,以前的生意必然也不会丢下。这样算起来,可不是美滋滋。
只要积累个三年,家里就能攒下至少三百两银子。三百两银子,嫁女儿、娶儿媳、置家业,这些大事所需要的使费一下子尽够了。就算之后蓝白布卖不出去,也不打紧。若是蓝白布真个好,说不定赵莺莺一家还有改换门庭的机会。
夫妻两个躺在床上商量,真个喜欢的要不得。一下都睡不着了——就算半宿没睡赵吉也是精神奕奕,这大概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
也正是第二天开始,赵吉就带着钱去找前头租过旧屋的李婆婆,这一次要租就租久一点,一下要了半年——蓝白布的生意一次不知道要多少地方晾布,总不能再一次一次地上门吧。
然后就是带着赵蒙搬东西,把染布的家伙都送到了旧屋那边。这些赵蓉蓉赵莺莺也有帮忙——赵吉这一次是真的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了,还特意新买了几口染缸和大平底铁锅。
手上拿着第一批的订单,张老板那里要了三百匹,马老板那里要了一百匹,四百匹的料子,都要在腊月前交货。说起来倒是有一些赶的,特别是其中一半是半个月内交货,如果依靠赵吉和赵蒙父子两个,只怕要累掉半条命。
于是在做了第一日之后,赵吉就拍板:“请人,请人就是了,我去问一问我以前的那些师兄师弟。”
赵吉是在扬州最大的戴家染坊学过的,那师兄师弟自然不少。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染匠的都能有好出路,要么是学的好的,那可以被戴家染坊留下做师傅。要么是家里有些底子的,可以家里给置下家业开染坊。
若是两样都没有,最终也是一个没出路,日日在人力市场等着主家雇佣短工就是了。像赵吉就知道几个这样的师兄弟,原先他自己没有余力,自然也就说不上帮忙。现在自己缺人过来帮忙,找人一找一个准。
他们手艺不算精,但是那些考验手艺的事情赵吉可以自己做。
赵吉上了人力市场,果然一说就准了。回来就与王氏道:“说定了三个兄弟过来帮忙,每人每日管一顿早饭,一顿中饭,再三十文钱就是了。明日第一日过来不同,中饭准备的好一些。”
王氏自然应下,第二日早上天不亮就把几个孩子支使地团团转——早饭好解决,王氏开了大锅给蒸了三合面的馒头和爆开米花的大米粥。
三合面的馒头用的面粉、玉米面、红薯面三样合起来做成的面团蒸起来的,好处是面粉用的不多,便宜,同时又比单独的玉米面、红薯面做的好吃、细腻的多。王氏做馒头
就连最小的赵芹芹也能摇头晃脑道“这就是‘穷在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了!”
逗得坐在一起的赵蓉蓉与赵莺莺笑地不行, 赵莺莺拿了帕子丢在她身上:“好鬼灵精的小丫头片子, 这种话从哪里学来的?这可不是家里会教的。”
赵芹芹皱了皱鼻子:“二姐, 你别总叫我小丫头片子的, 我是不大, 可你又比我大多少不成?你要是还真么叫我,我都不答应你了——那句话是我在茶馆儿里听说书先生说的!我还好生向顺儿哥打听了这话的意思, 难道不对?”
自从赵莺莺差点被拐子拐走之后,赵家看孩子就严厉起来。特别是赵莺莺和赵芹芹两个, 没有长辈一起,那是绝对不准出太平巷子的。不过也有时候不一样,若是有可靠的街坊邻里大孩子带着,青天白日的也就由他去了。
这赵芹芹口中的顺儿哥就是其中一个,他比赵蒙大个两三岁, 不过当初和赵蒙是一起在蒙学里读书。又和赵蒙要好,于是赵家人都十分知道他。
如今他每日都兜搭了一些瓜子、大枣、云片糕等到甘泉街上一家‘安庆茶馆’去卖,那里有他一个舅舅做跑堂的,勉强让他能进去不被赶走。又因为有他在那里走动,巷子里的皮孩子也常常去茶馆儿蹭书听。
赵莺莺听的笑起来,实在是她真正的年纪不是这样,看赵芹芹一个不是小丫头片子是什么?一下说顺嘴了而已。当即笑着保证:“晓得了晓得了,以后一定好生叫你,芹姐儿!”
赵芹芹这才满意!
当然了,赵芹芹并没有说错,可不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赵吉那日送了蓝白布去见马老板,马老板答应给引荐大老板,而他只要能跟着喝口汤就是了。
于是,只不过隔一日,马老板就见到了一位张老板。这位张老板好大来头,人家在多子街上有自己的铺面。赵吉亲自看过那铺面,是大开间五间的门脸,上下两层全是绸缎庄,打点生意的,光是伙计就有七八个!
然而这还只是人家本钱之一,据说这位张老板在扬州门户镇江那边还有生意,专门做的就是布料在扬州内外的进进出出。算一算家底——至少也是两三万两!
在扬州,这算不得顶了天的数字,到底扬州这个地方还是靠盐说话。那些贩盐的盐商们动辄百万家资,甚至千万家资也有,那才叫做富!但是那是往上看,若是对比一般人,那已经了不得的富家大老板了。
那老板也是个有眼光的,见了蓝白布也觉得不错,于是就说定了见一见赵吉。当下三个人便一起商量生意——人都说人以群分,赵吉能和马老板交情不错,那就说明两个人人品相似。而马老板又能和张老板合契,那也是两个人相投。
三个做生意诚恳的商量生意比一般人顺利,至少不会为了三瓜俩枣争得要打起来,把半辈子的交情都赔了进去。有商有量的,若是不过分的利,也愿意相互体谅谦让。
有这样的前提,事情自然顺利。几日的功夫,章程就拟的清清楚楚了——其他的都不要说,最重要的是张老板和马老板都向赵吉下了买蓝白布的订单,并且付了三成的定金。
赵吉晚上乐呵呵地同王氏道:“人都说好了前三年我这蓝白布只能卖张老板和马老板,补偿就是人这三年,每年至少从我这里一千匹蓝白布。每匹的赚头也大,我算过了,就按最少的一千匹算,我一年也有一百两上下的收益。”
赵吉当然也有别的选择的,譬如不卖独家。但是只有他肯卖独家,这才会有人家保底的数目,也才会有每匹这样大的收益。
更何况,说到底赵吉是个求稳当的人。相比起风险高而不知前路的,他宁愿三年之内三百两银子稳稳当当到手。
可别小看这三百两银子——那是一年一百两!这之前他一年做的好也只三十两银子而已,然而这就算是赚的多的汉子了。现在一年一百两,还是至少,可不是多!而且他一年到头也不是只做蓝白布了,以前的生意必然也不会丢下。这样算起来,可不是美滋滋。
只要积累个三年,家里就能攒下至少三百两银子。三百两银子,嫁女儿、娶儿媳、置家业,这些大事所需要的使费一下子尽够了。就算之后蓝白布卖不出去,也不打紧。若是蓝白布真个好,说不定赵莺莺一家还有改换门庭的机会。
夫妻两个躺在床上商量,真个喜欢的要不得。一下都睡不着了——就算半宿没睡赵吉也是精神奕奕,这大概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
也正是第二天开始,赵吉就带着钱去找前头租过旧屋的李婆婆,这一次要租就租久一点,一下要了半年——蓝白布的生意一次不知道要多少地方晾布,总不能再一次一次地上门吧。
然后就是带着赵蒙搬东西,把染布的家伙都送到了旧屋那边。这些赵蓉蓉赵莺莺也有帮忙——赵吉这一次是真的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了,还特意新买了几口染缸和大平底铁锅。
手上拿着第一批的订单,张老板那里要了三百匹,马老板那里要了一百匹,四百匹的料子,都要在腊月前交货。说起来倒是有一些赶的,特别是其中一半是半个月内交货,如果依靠赵吉和赵蒙父子两个,只怕要累掉半条命。
于是在做了第一日之后,赵吉就拍板:“请人,请人就是了,我去问一问我以前的那些师兄师弟。”
赵吉是在扬州最大的戴家染坊学过的,那师兄师弟自然不少。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染匠的都能有好出路,要么是学的好的,那可以被戴家染坊留下做师傅。要么是家里有些底子的,可以家里给置下家业开染坊。
若是两样都没有,最终也是一个没出路,日日在人力市场等着主家雇佣短工就是了。像赵吉就知道几个这样的师兄弟,原先他自己没有余力,自然也就说不上帮忙。现在自己缺人过来帮忙,找人一找一个准。
他们手艺不算精,但是那些考验手艺的事情赵吉可以自己做。
赵吉上了人力市场,果然一说就准了。回来就与王氏道:“说定了三个兄弟过来帮忙,每人每日管一顿早饭,一顿中饭,再三十文钱就是了。明日第一日过来不同,中饭准备的好一些。”
王氏自然应下,第二日早上天不亮就把几个孩子支使地团团转——早饭好解决,王氏开了大锅给蒸了三合面的馒头和爆开米花的大米粥。
三合面的馒头用的面粉、玉米面、红薯面三样合起来做成的面团蒸起来的,好处是面粉用的不多,便宜,同时又比单独的玉米面、红薯面做的好吃、细腻的多。王氏做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