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红楼小地主在线阅读 - 32沈轩建功竹马相见

32沈轩建功竹马相见

    翰林清贵赖瑾入朝,沈轩建功竹马相见

    冯紫英见状,故作高兴的应了一声。呼呼儿越发阴沉了脸面,示意将士将烧好的热水抬进营帐。冯紫英作势宽衣,转过身来的时候却见呼呼儿几个依旧在帐内站着,不免一愣,开口问道:“你们还在这里做什么?”

    呼呼儿冷哼道:“看着你别耍花样。”

    冯紫英大怒,发脾气道:“这么多男人看着叫我怎么洗。你还不如找两个姑娘过来倒好。”

    “你怎么那么多事儿?”呼呼儿挑眉说道:“别说大军途中我上哪儿给你找姑娘去。不过一个俘虏罢了,你可别太嚣张了。”

    冯紫英顺势坐在一旁的矮榻上,盘膝说道:“反正你们不出去,我就不洗了。”

    “你——”呼呼儿瞪着冯紫英,冯紫英好整以暇的说道:“等会子就这么脏兮兮的见了你们的将军,我就说你们如此怠慢,叫我心生不喜。合作的事儿也就罢了。”

    呼呼儿阴测测的说道:“你要是不同意,你也别想活着离开。”

    冯紫英满不在乎的笑道:“我怕什么。左右我立不了功,回大业也是一个死。怎么死都一样,只有一条,倘或我今儿在你们这儿出事了,你们这部以后也休想同我们大业朝的商人做生意。毕竟商家都是中立的,你们就因为我不肯与你们同流合污背陷大业,就要杀了我。今后还有哪家商队敢同你们北蛮人做生意?”

    “老话说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呢!你们北蛮人做事儿也忒不地道了些。”

    呼呼儿被冯紫英说的进退两难。沉吟半晌,方才冷哼一声,带着两个将士出去守着。冯紫英这厢脱了衣裳在热水里泡一会儿,故意将水撩拨的哪里都是,哗啦哗啦的声响听在外人耳中,倒是越发的安心。

    这厢冯紫英却悄悄的穿好了衣裳,看着营帐四周的人影攒动,冯紫英微微皱眉,身形一纵爬上了帐上的天窗。但见营帐四周都是把守的将士,一队队手持刀戈的士兵巡逻走过,整个大帐被照的灯火通明。冯紫英越发为难的打量半晌,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当时他们几个定下计策要鱼目混珠,乱中取胜。所以冯紫英亲为诱饵佯装俘虏跟随呼呼儿进了营帐。只想着随机应变,没想到因缘际会下竟然碰上了薛家的管事。

    冯紫英原先的计划是趁着夜黑潜入北蛮的大营,纵火夜袭,杀其个措手不及。见到薛礼之后方才想到下药的计策。不过说老实话他也未将下药的希望全都放在薛礼的身上,而是想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偷偷溜进北蛮的火头营中下药。只是北蛮的部队防守太过森严,一时竟让他无计可施。

    冯紫英在营帐上头略打量了打量,便垂头丧气的下来了。这厢把守在外的呼呼儿等听不见撩水的声音,心中疑惑,也不免进来观看。见冯紫英穿戴整齐站在大帐中央,不免冷哼一声,开口说道:“既然洗完了,就同我去见将军罢。”

    冯紫英颔首不语,跟在呼呼儿的身后去了巴扎的营帐。彼时巴扎的帐内已经安设酒席,摆好果馔。巴扎一身盔甲端坐在上首,其下左右分别坐着军中各部首领。范正思坐在左手列的最末位,右边第一张席位和第二张席位都是空着的。巴扎见到冯紫英的身影,眼睛一亮,越发热切的说道:“薛兄弟快快坐下吃酒。”

    冯紫英微微抱拳谢过,转身坐在右手第一张席位上。呼呼儿则坐在他的下面,其下又是一群不认识的北蛮将领。管事薛礼则坐在最末尾。

    巴扎打量着玉树临风,气宇轩昂的冯紫英,忍不住开口赞道:“天朝的风水就是养人啊。适才薛兄弟一身风尘也没看出来,如今一瞧,果然是风姿卓绝,竟比我们草原上最美的姑娘还漂亮一些。”

    这轻佻的言语一出,众位北蛮将士们哈哈朗笑,皆用一种颇带深意的目光打量着冯紫英。口中呼呼喝喝的应着一些不干不净的话。冯紫英心中不喜,面上却毫无表露,举起案几上的酒碗同巴扎说道:“我敬将军一杯。”

    语毕,将碗中酒水一饮而尽。巴扎眼睛一亮,立刻举杯笑道:“薛兄弟果然豪爽,在下也干了。”

    于是众人热热闹闹的吃起酒来。少顷,一群穿着北蛮服饰的少女鱼贯而入,在营帐中央扭腰摆臂,挑起极富民族风格的舞蹈来。悠扬的胡琴和铿锵的鼓声和谐奏乐,酒宴上的气氛越发热络。北蛮将士们紧张了好些天,颇有些疲乏劳累。此番歌舞酒宴下来,倒是越发的尽兴。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热络当口,谁也没留意坐在末尾的薛礼并未怎么吃酒——也不是说没有人,至少薛礼对面的范正思注意到了。

    范正思本就是汉人书生,心思缜密,城府颇深。见此形状,心中一动,旋即放下筷箸,豁然起身道:“启禀将军,我怀疑这杯中酒水有问题。否则的话,那薛礼怎么不吃酒,只吃菜?”

    巴扎心下一沉,立刻放下酒碗,冲着末尾的薛礼问道:“你怎么说?”

    薛礼苦笑一声,起身说道:“将军与我相交多年,自然知道我是南方人,年岁又大了,向来喝不惯这种烈酒——其实范大人应该也是喝不惯的罢。不然的话大家都在忙着喝酒吃肉,怎么还能留意到我是否喝酒呢?”

    巴扎闻言,看着范正思席上的酒水,果然一碗满满的烈酒没怎么动,范正思见自己忖度被薛礼轻易质问回来,只得讪讪说道:“我一介文人,不比将军们豪放,自然喝不惯这样的烈酒。”

    呼呼儿嗤笑道:“你们汉人就是软绵绵的,没个爷儿们性子。”

    众位北蛮将士闻言又是一阵哄笑。范正思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不敢多言置喙。

    巴扎见状,只好大手一挥,开口说道:“好了。大家都是自己人,不用这般猜忌,痛快喝酒才是。”

    只是口中虽然这么说着,手上的酒碗依旧没碰,反而将筷箸放在了菜馔上,猛猛吃着。今日为了款待冯紫英,巴扎特地吩咐下面做了烤羊肉,醇厚的香气弥漫在营帐之中,众位将士们为了打仗,也很久没吃的这么痛快了。一场酒宴直持续到月上中天,帐内的将军们一个个有些迷糊的趴在了案几之上。范正思见状,心道不好,立刻起身想要喊叫。被一直留意他的薛礼上前一把捂住口鼻,范正思挣扎的越发用力,奈何薛礼出身功勋世家,又在西北战场上所生意约有十来年,手上自然有些功夫。范正思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自然是挣扎不开的。两人厮打之间,薛礼瞥见案几上的陶瓷酒坛,索性将范正思一把推到地上,范正思好容易挣脱出来,刚要起身叫嚷,只觉得头上骤然一痛,眼前一黑,人事不知了。

    薛礼脸不红气不喘的扔掉手中的酒坛,看着倒在地上的范正思开口嗤笑道:“咱们这些个功勋世家出身的,谁手上没点儿活计。真叫你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叫喊出来,我也不配为西北总管事了。”

    说毕,薛礼走上前来,将一坛子美酒泼在冯紫英的身上,冯紫英睁眼醒过来,看着帐内横七竖八的北蛮将军们,狐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托少将军的鸿福。因今儿呼呼儿将你们这些人当做俘虏抓了起来,北蛮将士巡逻的侧重点就放到了外围。生怕有汉军埋伏,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既是如此,对我们这个商队的监视不免放松许多。我抽空吩咐我的义子薛珰接近北蛮的火头营。我那义子最是机灵不过,又跟在我身边帮我做事好些年。和他们营中的将士也算相熟。到了火头营之后,一面和他们的头目攀谈着,一面趁他们不注意便将**放入了食盐和酒水当中。可笑巴扎听了范正思的话,不敢多喝酒,却不知道连菜里也是被我们下了药的。”

    冯紫英听薛礼这么一说,倒是越发敬佩薛礼的心思缜密,不同寻常。只是性命攸关无暇闲聊,只得先撂开手,将营帐中被迷昏的北蛮将领们捆绑起来。复走出帐外将自己的兄弟们先放出来。约五千人的大营中此刻寂静一片,基本都被**给迷翻了。冯紫英按照早先约好的放了信号。不过盏茶功夫,卫若兰几人便带着领九百人悄悄的摸了进来。身后竟然还带着大业的部队。为首的正是冯紫英的堂兄弟冯少楠。

    瞧见冯紫英等人正在杀戮着毫无抵挡之力的北蛮将士们。冯少楠等人又是惊异又是惊喜,连忙走上前来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卫若兰也轻捶着冯紫英的肩膀笑道:“冯大哥果然是好样的。”

    冯紫英摇了摇头,开口说道:“此事我不敢领功,多亏了这位薛管事从中斡旋。我们才能如此轻易的得手。”

    当下将薛礼的安排说给众人听,众人听毕,纷纷赞叹不已。

    因薛礼在西北经营十年,自然和冯汉也打过交道。况且他的私生子目下正在冯汉帐下服役,冯少楠心知肚明。便上前恭喜道:“此番薛大伯是立了大功了。恐怕朝廷知道了也有封赏,在下先行恭喜了。”

    薛礼闻言,口中言语越发谦逊,只字不提自己所作所为,一味奉承冯紫英少年英才,竟敢只身入敌军权作诱饵。又赞卫若兰几个心智机敏,竟然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他本就是老成商人,最懂得交际往来,一番闲话说出口,众人听了全都满意。兼之前面也算是共患难的交情,霎时间这关系又拉近不少。

    只等着大军将局势全盘控制,又一把火烧了北蛮营帐,押着巴扎和几个重要将领汇合大部队之后,薛礼方才有闲心问道:“敢问冯少将军如何会有我家少东家的印鉴?”

    冯紫英刚立大功,心情正好,听见此问,不由哈哈笑道:“这事儿原是你家少东家担忧哥儿几个在西北过的不好,方才想了这一辄。我们几个原也只想留这方印鉴做个念想。岂料……”

    当下将分别之前薛蟠所赠所言一一道出。薛礼这才尽解疑惑。

    这厢冯少楠又冲着薛礼笑道:“此番大捷,先生之功劳最大。我已经禀报过振威将军,他会上表向朝廷替您请封的。”

    薛礼闻言受宠若惊,诚惶诚恐的说道:“这如何是好。我不过是一介商贾罢了——”

    冯紫英开口笑道:“薛老丈不必妄自菲薄。我尝听一位旧友说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今薛老丈虽然身为商贾,但所作所为俱都是为了朝廷百姓。为您这样精忠报国之人请功,也是我们应该做的。薛老丈若是执意不从,那我等几个也没脸再请功了。”

    薛礼闻言,这才算不再推辞。只是口里还不断叨咕着:“这怎么是好,这怎么是好。”

    这厢振威将军冯汉闻讯也赶了过来,瞧见冯紫英等人,越发欣慰的说道:“好小子,果然没给你爹爹丢脸。至此一战,你尽可成名矣。”

    冯紫英谦逊笑道:“不过是因缘际会罢了。要不是韩琦、卫若兰和陈也俊几个兄弟共同商议,薛老伯倾力相助,竟无此功。”

    冯汉哈哈朗笑,看着周围站着的少年英才们,以及一旁举止越发谦逊礼貌的薛礼,点头说道:“都是好样的。”

    说话间,传讯兵进来禀报道:“启禀大将军,沈千总所户兵马传来捷报,说沈千户带领麾下五千兵马奇袭北蛮王庭所部,如今已杀掉北庭可汗,活捉北庭左贤王。正在赶回途中,请求大军接应。”

    冯汉闻言,大喜若狂,连连说了三个好字,立刻起身说道:“传令全军,立刻出兵接应沈千总。”

    那传令兵应是,转身而出。行走间亦难掩心中激愤。这可是几百年都未有过的大捷啊!

    冯紫英好奇问道:“这位沈千户究竟是谁,我之前怎么未曾听过?”

    冯少楠乐呵呵的接口笑道:“他是几年前才来的西北,原本是父亲帐下的一个小兵。后来被父亲认做义子。端是个敢打敢杀,有情有义的好汉子。还曾救过我两次性命。”

    冯紫英闻言,开口笑道:“这样的好汉,自该认识认识才对。”

    冯汉笑着说道:“等此番接应了他们。本将好好给你们摆一场庆功酒,届时你们年轻人也好熟悉熟悉。”

    众人闻言,纷纷应诺。

    ……

    不提西北战事正酣,且说赖瑾自考中探花之后,依照旧例被圣上亲授七品翰林院编修之职,随同他一起进入翰林的自然有被封为正六品编纂的状元郎赵岑,被封为正七品编修的榜眼秦牧,以及在殿试中排名二甲第一名的陆子明和二甲第三名的王洞芝,还有在二甲第一十三名的李默雍。至于之前所熟识的周若斌和张显两位,倒也是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不过这两人因名次已经排到了三甲开外,在经过礼部的复试之后,他们两个被外放到西南颇为偏远的州府做县官。

    是日,赖瑾几人大摆饯别酒宴请周若斌和张显两人。此去一别,山高路远,倒也不知何日才能再次相见。虽宴席之上大家言谈依旧热络,可彼此也都知道,此番拜别之后,或多或少的,大家感情都会受到影响。毕竟同殿试出彩,风风光光进入翰林的赖瑾几人相比,被远放到西南做官的周若斌两个简直就是名符其实的炮灰,盖因西南一地多为蛮夷居住,交通闭塞,语言不同,间或还有民族暴动。听说每隔一两年就有朝廷官员丧命于民乱之中。周若斌两个的神色如丧考妣,惴惴不安,全然没有新官上任的欣喜兴奋。

    赖瑾见到两人情绪不高,只得放下酒杯,开口劝慰道:“圣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周兄和张兄两个此番去西南赴任,虽然路途遥远。行程艰苦,但也是小不幸之大机遇。毕竟前朝龙图阁大学士,首辅蔺皓正大人就是从西南总督上升上来的。听说他此前已将西南一地整理的井井有条。后续的官员上任,也都是萧规曹随,极尽安抚之能事。自我朝乾元帝以来,西南再无丧命民乱的官员,之前几位县官也都是任满掉升,目下一个在山东任知府,一个在河北任知州,都算得上肥差了。”

    周若斌两个听闻此言,心中倒也好了不少。

    赖瑾从袖中掏出两本册子递给周若斌两人道:“这是我这几日查阅古书,还有听一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们口述之后,记录下来的西南一地的风俗民情,也有近十年之内各部曲间所发生的大小事宜。我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有用没有,只是记录下来送给你们,权当是我的一点子心意罢。”

    周若斌两个闻言,更是欣喜若狂。毕竟西南地处偏远,消息不便。他们两个此前也只听说了这地方如何混乱庞杂,民风野蛮彪悍,风俗习惯与内地大相径庭。具体的东西也都不知道了。赖瑾此番作为倒可以帮他们尽快熟知西南一地。如此盛情,他们岂能不感激。

    当下起身,手持酒樽谢道:“瑾贤弟大义,我等感激不尽。唯有酒水一杯,聊表谢意。”

    赖瑾立刻起身还礼。

    经过这么一番相赠,周若斌两人的情绪明显高涨不少。又有前任首辅珠玉在前,两个少年进士不免跃跃欲试,有了几分想头。当下酒宴已毕,各自上路不提。

    依依惜别的旧友此刻还不知道,周若斌和张显两人正是因为在路上细细品读了赖瑾所给的资料,在刚到任上的时候才能按图索骥,游刃有余的处理了一场民间□,同时受到了朝廷的嘉奖。也正因圆满处理了此事,周若斌两个越发有信心,次后潜下心来一意专注实务,同时也不忘同上峰同僚交好。果然在三年考核之期评了个优上的成绩,成功被调任到繁华之地任职。次后顺风顺水一直入了内阁为官做宰。终其一生,他们都感激赖瑾当初的援助之情。并且坚定的站在赖瑾身后,助他度过了一*的朝廷倾轧,最终走向顶峰。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赖瑾、陆子明、秦牧、赵岑、王洞芝和李默雍几个,因或是少年熟识,或是同科进士,如今又同在一个衙门做事,每日工作闲谈之间,吃酒赋诗,野游交际,倒也越发熟稔热络。

    这日照例上班应卯,赖瑾卯时入了翰林院,和先到的诸位上峰同僚相继问好之后,方自归坐办公。因他年纪最小,颇有才名,长的又好,嘴还特别甜,进了翰林院不过两三个月便将一干老人儿哄得再无不可。除了一两个早有宿怨的老人儿之外,年长的将他当做儿孙辈,年富力壮的将他当做子侄辈,同科的又都将他当做可亲可爱的幼弟,兼之赖瑾自己又知礼讨喜,这段时间越发混的春风得意。

    此刻赖瑾将自家所做的新鲜点心分发给诸位同僚后,方才归坐办事。慢条斯理的将昨日同僚们整理出来的《周史》拿出来一一抄录,这厢陆子明鬼鬼祟祟的到了跟前,一脸神秘的问道:“子瑜你知道吗?”

    子瑜是赖瑾的表字。是琼林宴后面圣时圣上亲起的,意为美玉之意。

    赖瑾被问的莫名其妙,抬头问道:“知道什么?”

    “前去西北的军队此番大捷,不日就要班师回朝了。”

    赖瑾闻言一顿,不可抑制的想到了少年时前往西北避祸,自此音讯全无的沈二。接着又想到了自告奋勇去战场杀敌、建功立业的冯紫英、卫若兰一干人等。陆子明见他呆愣愣的模样,悄悄捅了捅他说道:“听说此番班师回朝,大军还虏获了北蛮王庭的继承人左贤王。听礼部大臣们的意思……好像是要举行京城献俘仪式,届时这都中可要热闹了。”

    赖瑾心不在焉的应道:“是该热闹了。”

    陆子明又说道:“听说此番俘虏北蛮左贤王的是西北军的一个千总,好像是叫沈轩。还是振威将军冯汉的义子呢!这回军功可是大了,不知道此番回京,圣上能给他什么封赏。”

    他们这厢窃窃私语,王洞芝也有些不甘寂寞的插嘴说道:“当今自继位以后,对于寒门学子尤为青睐。此番这沈千总创下这不世功勋,那也是勇冠三军之事。你们说圣上会不会效仿先汉武帝,封沈轩一个冠军侯当当?”

    他们这厢说的正热闹,只听后头一阵轻咳,翰林院詹事刘明义沉声说道:“省心莫测,尔等需谨言慎行。”

    王洞芝吐了吐舌头,立刻噤声不语。

    一时间众人只好静悄悄的埋首于桌案,不过片刻,大明宫掌事太监周公公走入翰林院,细声细气的说道:“圣上口谕,宣翰林院编修赖瑾入勤政殿觐见。”

    赖瑾立刻躬身跪拜,领旨谢恩。

    起身之后,跟在周公公的身后前往勤政殿。路上,赖瑾笑眯眯的问道:“敢问公公,不知圣上叫我过去何事?”

    周公公也笑眯眯的回道:“圣上的心思,奴婢又怎么知道呢。不过看圣上的脸色倒好不错,想来也不是坏事。”

    赖瑾满意的点了点头,摸出一只荷包不着痕迹的递到周公公手中。周公公接过来也掂量了掂量,对于那重量十分满意。

    少顷到了大明宫勤政殿。戴权正手持拂尘站在殿外,瞧见赖瑾的身影,戴权不由得轻笑道:“几日不见,气色越发好了。”

    赖瑾淡然笑道:“翰林院的风水养人,又满室书香气息。来往有鸿儒,赖瑾乐在其中,自然气色也是好的。”

    戴权眼中笑意越重,回身进殿通报一声,少顷,只听乾元帝淡然说道:“让他进来。”

    赖瑾举步入殿,躬身跪拜道:“微臣见过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元帝直将手上的奏折批完,放开开口说道:“起身,磨墨。”

    赖瑾起身应是。走到龙案旁边,拿起游龙彩绘的方墨研磨起来。

    盛夏是午后寂静无声,只听见一两声蝉鸣嘶哑,耀眼的阳光透过窗棂倾洒在屋内,气氛越发暖洋洋起来。

    乾元帝一直将手上的全部奏折批完,方才直起身来,视线打量着一旁垂目磨墨的赖瑾,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虽是年少得意,顺风顺水,却依旧淡然沉着,一丝不苟。这样的心性,自是乾元帝最喜欢的。倘若他能一直如此,乾元帝也乐得从小施教,大力提拔。

    这么想着,乾元帝突然轻笑一声,开口说道:“你还记得你当年襄助过的少年孩童吗?”

    赖瑾有些莫名,抬眼看着圣上,口中说道:“微臣不解圣上之意。”

    乾元帝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你倒是好眼力。随意襄助一个父母双亡又被主家逼迫的少年奴隶,结果他这么一跑,竟然给我大业朝跑出来一个功比霍去病的少年良将。你说朕该如何赏你?”

    赖瑾闻言一愣,这是他和沈二分别八年之后,第一次听见他的消息。竟然还是从圣上的口中听到的。这样的事实让赖瑾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乾元帝瞧见赖瑾神色恍惚的模样,自然明白他心中所想,旋即将冯汉送上来的战报三言两语说给他听。末了开口说道:“既然你们两个少年情真,朕也乐得成人之美。此番西北大军一路凯歌,班师归朝,包括京城献俘等事朕全部交由礼部打点筹划。惟派遣钦差前往西北犒赏三军一事,朕钦点太子与你为钦差,共赴西北。”

    赖瑾闻言心下震惊,立刻瞠目结舌的看着乾元帝。乾元帝见惯了赖瑾脸上云淡风轻,岿然不变的表情,如今见到此等惊诧之神情,倒是越发尽兴,立刻有些调侃的笑道:“还不快些领旨谢恩?”

    赖瑾接口说道:“可是微臣资历浅薄,官职卑微,哪里堪得此等众人——”

    “嫌弃自己官职小了遇见少年好友不好意思?”乾元帝挑眉,故意曲解赖瑾的话。见其表情瞬间变化,方才尽兴说道:“既如此,朕便赐你兼任中书舍人。亲奉圣命为钦差副使犒赏三军。朕的圣眷,倒也能抵得过他的官职罢。”

    乾元帝虽然是信口取笑,但也说得实在。一来文官的地位本就高于武将,沈轩虽然建立不世功勋,但他行伍出身,根基尚浅,在众位臣子眼中,自然是比不得正经科考高中探花又圣眷优容的赖瑾有前途。而乾元帝是想着倾力收服赖瑾和沈轩两个,故作调侃的亲近两人。此番示恩,赖瑾虽年纪尚轻,但也心如明镜。

    赖瑾回过神来,立刻躬身跪拜道:“微臣领旨谢恩。”

    乾元帝摆手说道:“代天使团于三日后出发。你目下便家去打点收拾罢。”

    赖瑾浑浑噩噩的点了点头,起身家去不提。

    且说他归家之后,将圣上有旨命他为钦差,随同太子殿下去往西北犒赏三军的消息说给家人听。赖家众人闻言,喜不自胜。各个呼天拜佛的庆祝亦不必细说。赖瑾又将沈轩灭杀北蛮可汗,俘虏左贤王的消息说给赖家众人听。大家越发唏嘘感叹,感慨世事际遇之变化莫测。并嘱咐赖瑾此番前去,要好好对待沈轩,一来这孩子从小吃的辛苦太多,二则沈轩此番建功,已经入了圣上青眼。想必自此以后,青云直上指日可待。赖家如今也入朝为官,自然需要这样的臂膀助力。

    赖瑾淡然微笑,满心想着去见少年玩伴,并不将赖家的陈述利害放在心上。

    三日之后,前往西北犒赏三军的钦差使团已经整装待发。其中以太子为首,翰林院编修兼中书舍人赖瑾为辅,其护卫赞礼者共计三百余人,携带户部颁发之钱粮彩缎,工部发出之御酒六百坛,着礼部加封,解往西北大军之前,犒赏三军。

    是日,使团出发。一路舟车劳顿,风尘仆仆不必细说。只越往西北行进,气候越是荒凉契阔,天越高,云越淡。太子殿下纵马前行,视线扫过身后的探花郎赖瑾,见他小小年纪,气质沉稳平和,一路走来虽然不曾矜夸显露,但马上功夫纯熟精湛,大抵比自己还要小两岁,如今竟也练得文武双全。不由得开口笑道:“向来听人赞今科探花郎绝代风姿,才情高绝,今日一见,竟比孤还小一些。”

    又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赖瑾微微一笑,立刻应道:“回太子殿下的话,微臣年十三。”

    太子略有惊讶的说道:“你竟比我小了三岁。果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赖瑾立刻谦逊的回了几句。他又是那个牌面上的人,岂敢同太子殿下相比?如今信口胡言倒不要紧,待到他日牵扯,少不得又是一条罪状。赖瑾生性谨慎,岂可落下这种把柄?

    太子和赖瑾一路闲谈,只觉得这人年纪虽小,见识却广。且言谈之间并不似那等狂儒轻率肆意,反倒是言之有物,条理清晰。越发觉得得遇知己,一时便起了招揽之心。不过他也明白他父皇对赖瑾的看中,这少年探花可是百年难得一遇之英才,也是本朝年纪最小的进士。父皇青睐此人,想必是有大用,他虽然对赖瑾也有好感,倒也不急于一时。

    这么想着,太子的态度越发谦和温润。两个人一个有招揽之心,一个有奉承之意,言谈之间自然越发相契。不知不觉便到了西北境内。得知天子使团已经抵达西北的冯汉立刻派人前去接应。

    而这厢向来沉默寡言的沈轩奉命迎接天子使团,再看到使团副使钦差竟然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少年竹马时,一张面瘫脸越发呆愣了。

    前来接应之兵将何其多,然而赖瑾却在人群当中一眼认出了自己的少年好友沈二。八载春秋倏忽而过,如今已经约有十七八岁的青年身材颀长,面目清秀,在长年累月的风沙侵袭下,肤色是泛着金属色泽的古铜色。因长时间战场厮杀,戎马骑射,青年的身材显得异常魁梧壮硕,却又并不让人觉得笨重。就仿佛是一只身段苗条的猎豹一般,虽然身段修长,但举手投足间透露的都是一种流畅的力量。一身擦的晶亮的盔甲穿在身上,眼眸坚定,棱角分明,眉宇间的憨厚被坚毅犀利所取代。唯有在看到自己的一瞬间,青年的脸色才瞬间变得呆滞。

    时光荏苒八载已过,当年的富家子弟和豪门奴仆转眼变成了翰林清贵,与少年将才。人生际遇如此变幻莫测,叫人不得不嗟叹庆幸。

    沈轩想着,打马而上,走至赖瑾跟前,直勾勾的说道:“你可是恩人家的小少爷?”

    一旁的太子自不晓得赖瑾与沈轩二人间的旧事。之前见圣上独钦点了赖瑾为钦差,还以为他偶得神童想显摆一二。如今见此情景,方有些揣摩出圣上的心意——便是想着施恩于人罢。

    这厢赖瑾冲着沈二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还不快见过太子殿下。”

    沈轩这才有暇转眼打量太子,下马跪拜道:“末将沈轩,见过太子殿下。”

    其后众位将士也立刻下马拜道:“见过太子殿下,见过钦差大人。”

    太子摆手示意众位将士不必多礼,方同沈轩开口笑道:“真没想到沈千总和探花郎竟然是旧相识。果然是人以类聚,一对的少年英才啊!”

    沈轩闻言不免打量赖瑾一二,只觉得原本就好看的恩人少爷越发清隽了。立刻开口憨笑道:“我就知道恩人少年是最聪明的人。果然,小小年纪,竟然是探花老爷了。”

    赖瑾冲着沈轩微微一笑,按捺住心中想欲长谈的冲动,开口笑道:“太子殿下一路风尘辛苦,我们还是先回大营再说罢。”

    沈轩憨憨的点了点头,立刻护送天子使团进入西北大营。彼时等待犒赏的军队已经在校场集合完毕。太子殿下代天子讲话,安抚诸位将士的功劳之后,便展开圣旨,开始宣布封赏。

    其余众人之锦上添花不必细说,唯有千总沈轩,竟然凭此一役被升为正二品骠骑将军,且封冠军侯。当时圣旨初下的时候,引起朝堂一阵轩然大波。多少官宦老臣都以嘉奖太过,恐怕以后封无可封也由请皇帝三思。乾元帝却乾纲独断,一意孤行。认为既然建了不世功勋,自然该有不世封赏,否则圣上岂不成了赏罚不明的昏君?那是不是以后各家子弟建了功劳,圣上都可以“恐怕以后封无可封”为由权当看不见?

    此言一出,方堵住了众人的谏言。

    赖瑾观阅圣旨过后,心中也微微一动。果然如王洞芝先时所言,圣上将沈轩比之汉时良将霍去病,自己竟也比作武帝罢。世人都道乾元帝自幼习文,自登基之后所推行的政策也泰半是提拔寒门文士的地位,当年第一次的年号也起了昭文这样的字眼。自然让满朝官宦认为圣上有意效仿先时文帝治理国家。可自去岁乾纲独断讨伐西北一事上,赖瑾隐隐觉得其实乾元帝是想文武兼修。他并不是单一的将自己比作哪一位圣明皇帝,却是心中有大志向,恐怕想要超脱所有的英主帝王罢。

    此道封赏一下,满军哗然。皆都艳羡沈轩之好运。不过沈轩此前斩杀北蛮可汗,俘虏北蛮左贤王乃是不争的事实,众人虽然眼红,但沈轩所立之功太大,圣上封此嘉奖也就不算过分了。

    宣布封赏之后便是庆功大会。圣上所赐的六百坛御酒早已经分发给诸位将士。太子殿下端坐于上首,下首分别坐着冯唐、冯汉等西北将士。太子殿下先是举杯说了好些冠冕堂皇的场面话,方才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众位将士们也立刻将自己的酒水喝干。历经两年再次与好友见面的冯紫英、卫若兰等不免都凑上来同赖瑾说话。因又得知了赖瑾和沈轩二人的关系,几个年轻人本就敬佩沈轩的军功,如此一来,更是借此机会几相交好,不过三言两语间,冯紫英等人便称兄道弟起来。

    沈轩生性冷漠,戒备心重。原本对于卫若兰等世家公子们的态度也是无可无不可。惟看在冯紫英同义父冯汉的关系非比寻常,平日间也能同之闲聊几句,倒也不讨厌这几个肯凭自己本事赚功劳的少年们。如今又有赖瑾的关系在内,更觉越发亲密。

    一场庆功会直到月上中天方才尽兴而散。赖瑾辞别醉意熏熏的太子殿下回到自己的营帐中,抬眼就看见一片如霜的月光下,原是庆功宴主角的沈轩一身盔甲站在营帐门口,默默的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