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最后的三国2:兴魏在线阅读 - 第112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112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局部的战术安排必须要服从于整个的战略大局,所以曹亮以为,现在灭掉宇文鲜卑倒不如网开一面,让东部鲜卑继续维持目前的局面,东部鲜卑三足鼎立的形势,其实对幽州而言是最为有利的。

    目前冀州的局面也似乎长工稳定了下来,司马师在骑兵不足的情况,已经是放弃了反攻幽州,转而在冀州广募军队,严防死守,实施战略防御。

    而幽州尚未平定,曹亮也不可能南下冀州与司马师进行决战,所以曹亮的目光,还是锁定在了占据着临渝关及整个辽东的幽州军残部身上。

    不过卫瓘和王颀放弃辽西诸郡,铁了心的死守临渝关,倒是给了曹亮一个难题,临渝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卫瓘和王颀虽然说是残部,但除了在良乡一战之中损失了两万骑兵之外,其余的军队则是毫发无伤,所以驻守临渝关的军队,在编制上基本上是完整的。

    以临渝关的地形地势,并州军所倚仗的骑兵优势根本就没有发挥的余地,如果单靠步兵强攻硬取的话,是很难攻下临渝关的。

    但是曹亮从来也没有将目光拘泥于一地,这次他的进攻目标是辽东,临渝关不过是通往辽东的一座关隘,如果实在不行的话,绕开临渝关,另辟途径,直取辽东,那岂不等同于直接把临渝关给废了。

    在世人的眼里,临渝关可是辽西通往辽东的唯一途径,卫瓘和王颀之所以选择在这里防御,也正是看重了这一点,守住临渝关这个咽喉要道,就等于守住了整个的辽东。

    但在曹亮的眼中,可从来也没有什么必经之路咽喉要道这样的概念,西方有句谚语:条条大道通罗马,曹亮以为,想要攻取辽东,未必只有临渝关这么一条路。

    为什么卫瓘和王颀以及其他人都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此去辽东,必经临渝关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别的路径并不在魏国的境内,必须要绕过鲜卑人和乌桓人的领地,这样才有可能从西面直抵柳城。

    乌桓人就暂且不提了,自从乌桓单于蹋顿也在白狼山之战中被张辽临阵斩杀后,乌桓族就此没落,其残部为鲜卑族所吞并。

    现在占据着白狼山和大凌河一带的,正是东部鲜卑的三大部落,曹亮想要绕道进攻柳城,就必须打败慕容鲜卑、宇文鲜卑和段部鲜卑。

    这一带可是鲜卑人的老巢,如果魏军进入这一地区,甭管是进攻还是借道,甭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招来鲜卑人的敌意,除非彻底地打败鲜卑人,否则是不可能通过这一地区的。

    相对于攻打临渝关,这似乎是一个更加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卫瓘和王颀放心大胆的把守着临渝关,丝毫不惧曹亮另辟蹊径。

    但卢龙塞之战后,曹亮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鲜卑人是祸乱中原的罪魁祸首,灭掉了匈奴之后,鲜卑人早已上了曹亮的黑名单,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曹亮是决不会放过他们的。

    鲜卑人在幽州已经是不断地兴风作浪,渗透内迁了,单单依靠卢龙塞这样的要塞,是无法挡得住鲜卑人的入侵的,再加上魏国朝廷对胡族内迁一向采用比较宽容的态度,所以鲜卑人在幽州一带活动频繁,十分的猖獗。

    这次如果不是并州军及时赶到,辽西诸郡很可能就已经被鲜卑人给祸害了,这样的事件也绝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一种常态,甚至会愈演愈烈,长此以往,幽州迟早会被鲜卑人所蚕食。

    对于这种现象,曹亮绝不会纵容和姑息,卢龙塞之战中,他下令网开一面,并不是真得就惧怕鲜卑人,而是有着多重的考虑的。

    令支卢龙塞之战,只不过是一次比较仓促的遭遇战,并州军并没有做好完全的战斗准备,如果曹亮计划对鲜卑人动手的话,那就必须要制定一套详尽而周全的作战计划,做到有备无患。

    蓟县的事情搞定之后,曹亮动身亲自赶到了辽西郡,召集所有的前线将领,筹划进攻东部鲜卑的事宜。

    大方向已经是确定了下来,下一步就是要细化战术安排了,毕竟深入草原作战,对于并州军来说,这可是第一次,尢其是对手是强大的鲜卑人,所以不管是曹亮还是桓范,对此次作战都持着极为慎重的态度,没有万全的准备,是不可能轻易地出兵的。

    曹亮辽西之行的第一站,就到了令支,他首先会见镇守令支的第一功臣——卢全。

    幽州军撤退之后,令支几乎就成为了一座无人守御的空城,为了抵御鲜卑人的入侵,卢全振臂一呼,号召令支的百姓守御城池,抵抗鲜卑人,如果没有卢全的话,令支城恐怕早就落入到了鲜卑人的手中了,惨遭蹂躏,从这一点上来说,卢全确实是居功至伟。

    并州军接管令支的防务之后,卢全主动地交出了兵马,在他看来,谁署理幽州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过安稳日子足矣。

    曹亮对卢全倒是十分的欣赏,在这个乱世之中,卢全能够不为名利,舍身而出,其品格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接见卢全之时,曹亮任命其为辽西太守,署理辽西郡的军政事务。

    卢全倒是力辞之,认为自己的才德配不上太守之位,令支之战,也不过是尽他的棉薄之力而已,不足挂齿。

    可以看出卢全对名利是极为淡泊的,宁愿做一个悠哉悠哉的富家翁,也不愿踏上仕途这趟浑水,之前他在辽东做过功曹,就是因为看不惯仕宦场上的乌烟瘴气才主动辞官的。

    对于这样的人才,曹亮自然不会轻易放手,所以曹亮只能是采用半请求半命令式的口气,卢全看到曹亮确实是很有诚意,最终也只能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虽然卢全的态度比较勉强,但曹亮清楚,卢全如果不应召,那没办法,如果他肯应召的话,那肯定是可以做好一方太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