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争魏在线阅读 - 第1270章

第1270章

    恰巧,此时的萨珊进入第一黄金时代,沙普尔二世上台后,全面效仿秦军,进行军事改革。

    打造出一支规模少而精锐的新式步骑,南面压制住了蠢蠢欲动的阿拉伯人,西线对罗马人发动攻势,取得了很多重大战役的胜利,逼罗马人签订城下之盟。

    一系列的胜利,让萨珊人的胆量变大起来,目光开始朝向东方。

    富饶的河中,肥沃的天竺,重新进入萨珊人的视野。

    和平了近三十年的中亚,重新面临战争威胁。

    不过萨珊人迫于夏汉两国的强大,不敢直接出兵,而是先挑起昭武九国之间的战争。

    这个过程持续了近五年时间,昭武九国归入华夏文明体系之中后,战斗力大增,在与萨珊的战争中打的有来有回。

    萨珊人原本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吞并昭武九国,然后南下天竺,掠夺人口和财富,然后重兵收复河中,却不料出门不利。

    不过,萨珊人的长处不仅仅是战争,还在于阴谋。

    他们策反了贵霜余孽,以及心存不满的嚈哒人,在关键的罽宾之战中,一举击败了昭武联军,灭亡了曹、火寻、戊地、史四国。

    昭武九姓遂向安西都护府求援。

    安西都护府联合汉夏两国果断出兵,五万秦军,加上中亚各国联军一共二十万,兵锋制止呼罗珊。

    庞大的攻势让萨珊人震惊不已,半月之内,呼罗珊北部城池纷纷沦陷。

    萨珊人终于低头,归还曹、火寻、戊地、史四国的土地和人口。

    背叛大秦的嚈哒首领被押送回河中斩首示众。

    这一战也终于让萨珊人清醒,沙普尔二世调整策略,一改之前的傲慢,积极与大秦通好,并派出大量使者,与大秦发展良好关系。

    大秦皇帝杨旭以仁德著称,允许萨珊人重金赎回了秦军攻占的城池。

    大秦和萨珊进入蜜月期,两边使者来往频繁,甚至有波斯王子留学大兴,萨珊七大名门的子弟大量来大秦求学,将萨珊人的军事、政治、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亚进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萨珊也因为与大秦的友好,逐渐走向一个高峰。

    但从古至今,危机不是来源自外部,而是内部。

    第一代的封王通常会顾念兄弟之情,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之间的血缘联系渐渐淡化了。

    第二代夏王杨泽,继承了其父杨毅的勇武,也继承了他的野心。

    夏国控弦之士近三十万,放在任何一地都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自然不肯蜗居于七河流域,他目光朝向富饶的河中……

    恰在此时,大秦皇帝杨旭驾崩,享年五十八。

    中土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权力整合与交接,自然无法兼顾万里之外的封国……

    番外3 争端

    后世把武帝、文帝执政的五十年称为前盛世,是大秦三个盛世中的开篇。

    大秦取得的所有高度都来自于这个时代。

    文帝驾崩,大秦帝国也随之经历了第一轮风雨,新一代的士族豪强前面复辟,他们在蛰伏半个世纪之后,开始重新崛起,争夺军政大权。

    新帝年幼,大权落入帝国五位平尚书事手中。

    杨旭治国水平绝佳,但选儿子的水平却大大不如。

    新君杨澈,在当太子时规规矩矩,勤奋好学,但登基之后,开始展现昏君的潜质,对女人的兴趣远远大于朝政,其荒淫之举,名震天下,曾下令大秦文武官员,凡十四以上二十以下女子,都要随时准备被他征召入宫。

    好女色,自然也喜欢大兴土木。

    大兴城被再度扩建,征发三十万民夫兴建骊山行宫,又在南都建业兴建吴娃馆,收罗江南女子金屋藏娇,为了下江东,新君举国之力打造万斛巨舰,又拓宽运河,沿岸无数村庄、城池毁于一旦……

    大秦帝国的国力也在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

    民间因此流传皇帝是当年的司马炎转世,特意前来祸害大秦的江山。

    也正是这一时间,曾经沉沦的士族豪强重新崛起,大秦的吏治开始腐坏。

    在祸害大秦七年之久后,年已七十的平尚书事张骏终于忍无可忍,联合其他几位平尚书事,废了杨澈为成昏侯,重立文帝第四子杨泛为新皇帝。

    但这位皇帝才能更加平庸,对政事没有丝毫兴趣。

    在他主政的十五年里,漠北柔然人重新崛起,威胁帝国边境,一度攻入漠南,掠走数万百姓,数十万的牛羊。

    幸亏大秦帝国的军队还保持着几十年前的勇武,老将北宫纯挂帅,三万中军加上漠南四万府兵,北海一战大破柔然人,阵斩两万余,俘虏八千余众,获牛羊二十万头,柔然人元气大伤,再度窜入极北之地舔舐伤口。

    帝国的边境再次赢来和平。

    经历成昏侯、秦质帝两任皇帝的庸碌,大秦渐渐从盛世滑落。

    屋漏偏逢连夜雨,死灰复燃的士族豪强为了撷取更大的政治利益,纷纷开始投机,大秦帝国因而爆发七子夺嫡。

    无数能臣谋士猛将卷入其中。

    帝国内耗空前严重起来,地方上人浮于事,运河上的漕夫不看压榨,爆发异常席卷中原、淮南、江东的大叛乱。

    地方上,齐王、赵王、荆王紧随其后,发出清君侧的口号,从山东、河北、荆襄向关中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