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 第1622章

第1622章

    这老和尚今年一百岁了!

    而且看这架势,估计还能活一段时间,也是服气,作为元末和父皇打过仗的人,竟然硬生生熬过了父皇,看这架势,搞不好还能熬过自己……

    朱棣心中越发悲凉。

    其实他心中的悲凉,并不是觉得身体不行了,而是朱瞻基豢养私军给他带来的打击,这对于重视亲情的朱棣而言,是致命的。

    走到张定边身边,轻声道:“这些年你住在建初寺,表面上是和少师交流佛法,实际上是朕在幽禁你,可你好像活得很洒脱。”

    张定边侧首,“是幽禁吗?”

    又道:“贫僧不觉得,能与少师这等佛理高深之人问佛多年,了却心头疑惑,贫僧倒是觉得,这是我辈修佛之人的幸事。”

    朱棣无语。

    你和姚广孝都是假和尚。

    嗯,姚广孝是和尚,但他学屠龙术,你虽然也是和尚,但你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那种,可世间哪来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所谓宗教,真能洗清你手上的血污?

    不能。

    自欺欺人罢了。

    ……

    ……

    接下数日,朱棣数次前来探望姚广孝,而据中南半岛那边传回的消息,刘宁然和于谦两人在得知姚广孝将要油尽灯枯的消息后,这两个没有师徒名分但有师徒之实的大明重臣,碰头商量后,由刘宁然继续坐守中南半岛,于谦星月兼程往应天赶,想送姚少师一程。

    顺便叙职。

    朱棣在接到章折后,同意了于谦的回国——边疆重臣回京畿,是需要先写章折送递朝堂,等天子同意了才能出发的,只不过这一次比较特殊,于谦的章折送出,他已经在交趾和广西的边境等着朱棣的批复了,朱棣同意,他就立即进入广西。

    深恐回国赶不上见姚广孝最后一面。

    嗯,这不叫回国。

    中南半岛也是大明疆域。

    这一日,朱棣又去探望姚广孝,发现本来精神极其萎靡的姚广孝这一日忽然脸色红润了起来,竟然能起床行走,和张定边一起喝茶聊佛理。

    那双倒三角眼里闪耀着光彩,恶虎之形让人畏惧。

    今日姚广孝,犹如当年随驾入京畿。

    朱棣心中暗暗叹气,姚广孝的日暮西山,没有患病,但此刻忽然间就精神振奋起来,这只有一种可能:不是他身体返老还童。

    而是另一个返。

    回光返照。

    不过姚广孝这状况不错,不像生病的那种回光返照,只有一刻左右的时间,像姚广孝这种,应该会回光返照个一两日时间。

    第1279章 但凡有一个失误……

    看见朱棣到来,姚广孝起身笑了一声,“陛下,有心了。”

    朱棣走过去,发现张定边没起身。

    微微蹙眉。

    只不过刹那之间,在他即将怒意爬上心头的时候,发现张定边老和尚拈动佛珠的手在轻颤,心中了然,也便不怒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和姚广孝一起多年,又共同追求佛理,张定边看着姚广孝回光返照,哪能没点悲戚,一贯淡定的他都五指轻颤,岂是无情。

    于是坐下。

    示意姚广孝也坐下,然后裂嘴一笑,“少师,你我多年不曾共饮了,不如今日在这建初寺,破个寺庙的戒,整几口?”

    姚广孝笑着摇头,“陛下想喝,但喝便是,无须在意建初寺的森严戒律,老臣就不喝了,听说于谦快到苏州了。”

    过了苏州,到应天就近了。

    对这两个学生,姚广孝是真心喜欢,刘宁然,出身明教,其母明教圣女方娇,按说刘宁然的身份在于谦面前该多有自卑,然而并没有。

    于谦就不说了,名门出身,读书人该有的品行都有。

    关键是年轻人不迂腐。

    这一点很好。

    人嘛,活到了八十三岁,还能不知道自己身体的状况?知道自己熬不过几天了,那么在临走前看一眼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好的。

    所以不能喝酒。

    朱棣笑道:“于谦下午能到,少师别忘了,现在大明的官道早已今非昔日,而于谦急于归来,几乎是星夜驰骋,所以已经过了苏州,下午就能抵达。”

    姚广孝笑了起来,眼眸里的情绪很深沉,“是啊,我大明早已今非昔比。”

    靖难之前,谁能想到大明能有如今气象?

    又道:“那便整点。”

    很多年没喝酒了,都快忘了酒的滋味,当年还是个假和尚的时候,在燕王府没少喝,可后来住进建初寺,假和尚成了真和尚,也便就不喝了。

    实际上,修佛之人是可以喝酒吃人的,释迦摩尼都吃肉,不过是吃的三净肉,到了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下令禁止和尚吃肉,这才有了后来的规矩。

    实际上萧衍实在是个奇葩。

    嗯,在年轻时候,萧衍还是很牛的,当时人们都认为他能统一南北,要不然也不会是“武”,只不过萧衍上了年纪就信奉佛教了。

    他有多信奉佛教?

    这货把自己卖给了寺庙,成了庙产,这可难为了朝堂上的臣子,在萧衍没驾崩之前,没禅位的情况下,是不能有新皇帝的。

    可国家需要皇帝来主持政事啊。

    没办法。

    大臣们只好从国库拿出大量的钱财去找到寺庙的主持,说咱们把皇帝陛下赎回来吧,寺庙主持也喜欢啊,而且也明白不可能让一位当政的天子一直呆在寺庙里,现在白赚一笔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