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 第415章

第415章

    刘明风呵呵一笑,很有点贼意,“向府尹还记得之前那些卖唱人唱的《凄凉犯》吗,应该记得罢,你说怪不怪,这两天京畿又出现了一批说书人,说的书也不是那什么奇侠志怪,而是一桩福建战事的海战,这个倒也正常,毕竟宣扬我大明军威嘛。”

    向宝心里一喀嚓。

    他虽然刚正清廉,但政治嗅觉明锐,很快想明白了这其中的曲折:应该是大皇子还击了,用的手段也很是搞笑。

    不是有人利用卖唱人唱《凄凉犯》搞我吗,我就用说书人来回击。

    简单粗暴。

    大有来互相伤害之意。

    果然,刘明风笑眯眯的道:“说书人说海战也便罢了,偏生要言辞隐晦的说,那一场海战之中,原本已经淹死在海中的朱文圭还活着,你说这叫什么事,这不是在说咱们的二殿下留着朱文圭图谋不轨嘛,这是公然的挑拨离间咱们大明陛下和皇子之间的关系嘛,这种事情,怎么能不严惩呢?”

    第312章 强势反击

    向宝不想掺和进这事,现在那边三司会审还没完,秋闱又在即,再搞一次南北镇抚司内讧,哪谁来保证秋闱的安防等事宜。

    于是笑道:“这事,刘指挥不去办,找我作甚。”

    刘明风摇头,“越权啊。”

    南镇抚司只对锦衣卫内部,这种事情越权一次已经引出了这么大的风波,现在南镇抚司哪还敢再犯,都是有家有口的人。

    向宝眼咕噜一转,“北镇抚司也有职权负责此事,刘指挥还去找指挥佥事李春罢。”

    刘明风挑了挑眉,“都说向府尹刚正清廉,不畏惧权势,没想到也是沽名钓誉之人,在权势面前,也选择了独善其身呐,倒是叫人好生失望。”

    向宝哈哈乐了,“激将计?!”

    刘明风也乐了,“不可以?”

    向宝更乐,“你以为我会中计么,其实这事吧,是你们不敢交给北镇抚司,因为那些说书人一旦到了北镇抚司的诏狱,很多事情便玩不转了,所以你们需要通过应天府衙,让刑部来接手。”

    说到底,这是三司会审的盘外招。

    最终还是要汇整到三司会审里去。

    刘明风双手一摊,“果然,能坐到三品大员这个位置的人,没庸才,向府尹倒是让下官好生惊讶,想不到你竟有如此敏锐的嗅觉。”

    向宝沉吟半晌,“在哪些酒楼。”

    刘明风一副早知如此的神态,说了几个酒楼名字,旋即压低声音,用只有向宝才能听见的声音道:“向府尹只需将他们押送到刑部即可,其他事公事公办。”

    向宝颔首,这事本来就公事公办。

    刘明风笑着行礼离去。

    向宝看着刘明风的背影,许久才叹了口气,这是个人才,从他一出现开始,就已经笃定自己会去捉拿说书人。

    是以他的行为都是公事公办,按照规矩而来。

    这是最可怕的。

    一个在规矩之内办成了私事和谋划的人,才是最有能力的人。

    不过,刘明风之才还有待提升。

    今天这事,痕迹还是太重,他出现之时应该决口不提说书人的事,只是在离开之时假装不经意的提两句,效果会更好。

    若是能学到大皇子的春风化雨润物无色,那刘明风才算真正的人才。

    和泉州百户周胜然一样,都还需要经过风浪的打磨,说起来也是可惜,周胜然因为张扬之事指证黄昏是明教中人,未能得逞而被陛下迁怒,被纪纲放弃,现在还关在南镇抚司诏狱里。

    向宝大概猜到了黄昏的意图,先磨砺到周胜然的锐气,然后将他招揽。

    调查黄府案件暂时押后。

    向宝回到府衙,点够了人手,亲自带队,到刘明风说的那几家酒楼——其实就是当初卖唱人在的那一家酒楼里,把说书人全部捉拿归案。

    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送到刑部去,这事,府衙不掺和。

    也不敢去掺和。

    办完交接手续,向宝继续回去查案。

    适时刑部尚书正在公事房里处置因为三司会审到导致的积务,一位侍郎过来,轻声说府衙那边送来一批人,又说了其中缘由。

    郑赐一脸黑线。

    又来!

    这尼玛玩不腻么,玩来玩去都这一手,陛下你家这三个兔崽子争储的手段也太拙劣了罢。

    他现在有些羡慕雒佥了。

    朱棣登基之后,刑部尚书原本是雒佥,不过改北平为顺天,在北平设立行部,雒佥被调过去担任行部尚书,和郭资一起掌行部事宜,当初都觉得这是个苦差事。

    现在看来,美差!

    没办法,事情已经发生了,刑部这一次就被人当砖头使罢。

    于是叮嘱那位侍郎去亲自审问。

    大半天后,那位侍郎一脸便秘的回来,“招了,读书人的筋骨啊,果然是最硬的,也是最软的,根本不需要上刑,这些说书人就竹筒倒豆子的撂了。”

    郑赐呵呵一乐,“你也是读书人。”

    那位侍郎耸耸肩。

    郑赐道:“你先别说,让我猜猜,我要是没猜错,这些说书人应该是从福建来的,而且让他们来应天说书的应该是福建那边的军伍中人,很可能是水师的。”

    那位侍郎哈哈一笑,“郑尚书神机妙算!”

    郑赐也乐,“明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