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反穿越调查局在线阅读 - 第349章

第349章

    说到这里,他疑惑的望向赵亮:“赵兄,你怎么忽然问起陛下的情况来了?”

    赵亮没有回答他,而是继续问道:“那么像这样一个好人,最喜欢什么,又最害怕什么呢?”

    小王爷闻言微微一愣,旋即回答:“要说喜欢嘛,诗词书法,蹴鞠斗狗,只要是好玩的,他都喜欢……哦,对了,皇叔还特别喜欢道家。我听说,陛下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敬重戟阳真人,只是一直无缘相见,对此还颇为遗憾呢。至于他最害怕什么,我想无非就两样吧,一是大将拥兵自重,二是辽国犯境入侵。”

    赵亮思索片刻,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我之所以要打听皇帝的情况,是因为咱们目前还没有掌握与军粮案直接相关的证据,所以从案件本身入手,极有可能像姚大人说的,根本无法说服陛下和朝廷发还重审。既然在‘事’上走不通,那便只好从‘人’上想办法啦。”

    “从‘人’上想办法?”姚能大惑不解:“额,下官有些不太明白,究竟如何做呢?”

    赵亮微微一笑:“我是这么考虑的啊。今天这件事情,甭管枢密院和陈尧叟他们如何捣乱阻挠,最终成不成,还得是皇帝说了算。只要陛下能同意咱们的要求,十个陈尧叟也无济于事。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设法抓住皇帝的心理,来个兵法上的‘攻敌必救’,让他不论如何也要重审军粮案,哪怕是暂时没有任何过硬的新证据。”

    “我看行!”小王爷率先表态:“赵兄说的这招儿,在我皇叔那里多半能起作用。反正咱们现在也没别的路数,不如另辟蹊径,或许还有奇效。”

    姚能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要能让陛下恩准暂停行刑,案件重新审理,就算使使手段也无妨。”

    杨宗保关心的问道:“方略可行,但咱们究竟该怎么做才好呢?或者说,如何才能抓住陛下的心理?”

    “还是要从八千岁方才讲的那两件入手,”赵亮胸有成竹的回答:“如果案子跟陛下最害怕的事情沾上边,再配合他特有的性格作风,说不定还真就让咱们翻盘了呢。”

    第一百九十二章 封侯

    五更金鼓响,百官朝天阙。

    相当于现代时间的凌晨五点左右,大宋皇宫的宫门随着鼓声缓缓打开,前来上朝的文武大臣,按照品阶依次排队,在御林军的引领下,鱼贯而入,向着金銮殿进发。

    在皇宫的御道旁,站着几名御使和宫里的太监,他们专门负责纠察官员的仪态行止,但凡有咳嗽、吐痰、步履慌乱等失礼之举,都会被这几人仔细记录下来,回头接受处罚。

    八千岁怀抱着王命金锏,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心中默默盘算着赵亮刚才出的主意。

    说实话,这招儿到底管不管用,小王爷其实也没有底。不过正如大家所说,除此之外,也确实再无更好的办法了。

    一众大臣陆续进入大殿,分文武两班站列左右,纷纷屏息凝神,连丁点儿声音都没有。偌大的殿宇之中,就仿佛没有人一样。八千岁正兀自出神的功夫,只听殿角的金钟敲响,司礼太监高声唱喝:“陛下驾到——”

    话音一落,从皇座后面的屏风处走出一人,只见他头戴黑纱长翅帽,身穿明黄九龙袍,端的是威仪庄重、气势非凡,正是当朝皇帝宋真宗赵恒。

    赵恒步履从容,走到皇座前轻撩袍服,稳稳当当的坐在了九五之位上,平静的看着台阶下的文武百官。司礼太监又扬声喊道:“跪——”

    众大臣闻言,动作整齐划一,统统将手中的白玉笏板搭在右臂上,然后俯身跪倒,山呼万岁。

    赵恒表情平静,抬手向上微微一挥,司礼太监连忙喝道:“起——”

    待文武百官全部起身站好,宋真宗柔声说道:“诸位爱卿辛苦了,今日有何事禀奏?”

    兵部、吏部、御史台和国子监的几位官员闻言正要出班说话,没想到站在最前面的八千岁小王抢着道:“启奏陛下,臣有本。”

    “哦?你有本奏?”赵恒略感诧异,这个愣头青皇侄平时都是只听别人说事,偶尔发表一下意见而已,今天怎么反倒抢着上奏了?我靠,准没好事!

    小王爷点点头,瞥了一眼正全神贯注、随时准备开撕的陈尧叟,笑道:“是的,陛下,臣有本要奏。”

    宋真宗在心里默默的做了做思想准备,问道:“皇侄,不知你所奏何事呢?”

    “启奏陛下,我父王失散多年的儿子找到了!”小王爷淡淡的回答。

    此言一出,宋真宗险些没从皇座上滑溜下来,讶然道:“你说什么?谁的儿子?”

    小王爷道:“我父王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王兄,找到啦。”

    朝堂上顿时一阵窃窃私语,全都是瞠目结舌的夸张表情。宋真宗赵恒此刻也顾不上整顿纪律了,连忙追问:“你,你小子不是在跟朕开玩笑吧?德芳皇兄居然还有一个儿子?”

    “陛下,这种事情臣怎么敢开玩笑?”小王爷道:“我父王临终前曾经特意交代过,说他年轻时与一位姑娘有过短暂的情缘,后来还有了子嗣。只是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将她母子接入王府,也不便让世人知晓。父王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我去找到王兄,令他不再蒙受民间疾苦。如今,我们兄弟终于得以重聚,也了却父王的夙愿,所以特向陛下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