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四十六

    一百四十六、

    这一瞬间,颜子衿脑海里顿时闪过无数念头,可每想过一个心便凉透一分,尽管她真的是无意间撞破了这么大一个秘密,可即使再怎么为自己辩解,皇后也绝不会放过自己,她如今唯一能做到的,只有该如何想办法保下颜家其他人。

    “你……怎么会在这里?”皇后略感惊诧的声音传来,听着也意外于颜子衿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毕竟自己之前就让人命书房里面的人全部退出,甚至还让心腹上下仔细察看了一番,确保无人逗留,又让人在外严守着,不准任何人靠近。

    颜子衿并不知晓这些事情,她此刻额头紧紧贴着手背跪在地上,几乎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不让自己昏倒这件事上,听见皇后问起,战战兢兢地开口回道:“臣、臣女来书房,寻到几本古书,想着时间还早,便找了处僻静地阅读,一时失仪,不小心倚着靠背睡着了……”

    “是在何处?”

    颜子衿低着头,颤巍巍伸出手指了个方向,随后便看见皇后的裙角从视线里划过,似乎是朝着她所指的方向走去。桌案旁摆着更漏,声声入耳,对此刻的颜子衿来说却仿佛凌迟。

    没一会儿皇后便回到书桌旁,颜子衿听见她似乎摆弄了什么,沉闷的机关活动声响传来,随后屋里再次归于骇人的寂静。

    “你先起来。”

    “臣女惶恐。”

    “起来吧,在此处说话不宜,待得久了会令人生疑。”

    随着皇后一齐出了书房,颜子衿垂首跟在她身后,手心攥着的衣袖已经湿透,她能感受到他人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震惊、疑惑、惶恐,还有几道冰凉的杀意。

    各种意味的目光伴随着颜子衿一路,直到随皇后来到永安殿,同她一路走入寝宫内室,众宫人都齐齐退避后,这才从她身上散去。

    皇后默默坐在主位,颜子衿立马跪下,此处有绵软的地毯做垫,比跪在书房里坚硬的石砖上要好受些,可这并不能缓解颜子衿此刻的心情。

    “此事,你想说些什么?”

    “今日之罪全由臣女一人承担,求娘娘仁慈,放过颜家其他人。”

    “可你要如何承担,”皇后的声音不急不缓,让人捉摸不透她的想法,“难不成让你当场自尽吗?你死在宫里,颜家定要讨个说话,这让本宫如何交代;若是放你回家去,又该如何保证你不会告知其他人。”

    说完又听见皇后一声叹息:“子衿,你惹了一个大麻烦呀。”

    不由得捏紧了双拳,颜子衿心情顿时跌到谷底,只得颤抖着声音哀求道:“还请娘娘放颜家一条生路。”

    “可你总得给本宫一个保证。”

    听得此话,颜子衿猛地直起身子,她看向皇后目光坚定,举起右手发誓道:“臣女颜子衿对着天地神明颜家列祖列宗发誓,今日之事绝不提起半点……若违此誓,天必殛之,魂断他乡,来世不宁——”

    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后一把按住手,她似乎也没想到颜子衿后面会接上这些话,等反应过来立马起身打断:“你这孩子,怎么能对自己说得这样毒的话来。”

    “此事与臣女家人无关,颜家对陛下娘娘忠心天地可鉴,娘娘仁慈,莫要牵扯颜家其他人。”

    “你父亲、你哥哥赤胆忠心,为大齐上阵御敌多年,我怎会不信颜家?你只要向我保证答应不说出去就好,哪里要你发出后面这些毒誓。”

    “子衿只得以此举,求得娘娘宽恕。”尽管已经极力克制情绪,可眼泪还是止不住的流出,颜子衿此刻心中乱成一团,只能想到用这个办法保下颜家。

    “你这孩子……你这孩子……”皇后看着颜子衿,半是心疼半是慨叹地念了几句,忽然朝着她跪下作揖道,“你哥哥这么多年深谋远虑,就是不想让你们弟妹几人涉入其中,你发此毒誓,让本宫如何交代,毕竟你父亲……唉,是季家欠你颜家太多。”

    颜子衿满脸泪水还来不及拭去,脑子还停留在皇后口里“是季家欠你颜家太多”这句话中,整个人愣在原地,更别说开口回答,等反应过来皇后竟然朝自己行此大礼时,连忙伏地叩首:“臣女惶恐。”

    “你且放心,本宫不追究你,也不会追究颜家,但你也要答应本宫,此事绝不能从你口中漏出半个字。”

    “臣女谨记。”

    皇后见状先此时起身走向一旁,不一会儿便捧着一块手帕走来,拉起颜子衿的手,将手帕交到她手中:“本宫相信颜准此人,自然也相信身为他女儿的你,你既然答应,定然不会食言。”

    小心翼翼直起身接过那块手绢,乳白色的名贵丝绢上,凤印留下的鲜红印记清晰可见。

    “只要出示此物,无需任何条件,本宫定会允诺你提出的任何一个要求,你可以把它当做是本宫给你的保证。”

    “任何要求?”

    “是。”

    颜子衿看着手里的丝绢,倏而想起颜淮那日在亭中与她说过的话。手中此物关系到颜家无数人的性命,只要还在就能保住颜家,重若千钧,她却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膝行几步上前恭恭敬敬地将此物捧向皇后。

    “你这是?”

    “娘娘刚才金口玉言,说可以答应臣女任何一个要求。”

    “是。”皇后说完顿了一下又道,“你现在要是把此物用了……”

    “娘娘是因为相信颜家,相信父亲和兄长,所以才不追究臣女之罪,已是莫大的恩典,却又愿意另给子衿这块手绢作凭,既然如此,臣女也不会令娘娘失望。”

    “……你如今想求什么?”

    “臣女斗胆想求一个真相,求当年父亲……定远将军颜准颜忠远之死的真相。”

    “你既然会问出这个问题,想必你哥哥已经告诉过你了,又何必再问一次?”

    “可子衿想从娘娘口中亲耳知晓。”

    ——你既然从你哥哥谨玉口中得知,自然也听过叁皇子与太子一事。梁贵妃乃赵家嫡出女儿,当年陛下尚为太子时,赵家将她送入东宫为侧妃,以向众臣示其立场。后来陛下能在双王之乱中顺利登基,也有赵家相助的原因,于是这才破例直接册封梁氏为贵妃,可赵家却不满足于此,在叁皇子诞生后,便开始在前朝后宫各种活动,以求太子之位。

    ——赵家在朝中世代重臣,势力根系繁杂,且行事严谨,尽管能猜出事情背后有他们出手推动,可查下去不是毫无证据,便是些不痛不痒的小罪,即使陛下明里暗里多次打压,却仍旧难以撼动其根基。

    ——赵家有从龙之功在手,再加上如今叁皇子已经另立门户不在宫中,好在朝堂内并非赵家他一家独大,互相牵扯制衡之下,双方都没有轻举妄动。

    “太子惦念手足情深,一直想着想办法劝说叁皇子。直到之前统辖羽林军的老将军病逝,需得一人来接替这个位置,可羽林军乃天子禁军,事关京城以及皇宫安危,选人授职需得多加考虑,然而当时京中符合条件的人选,不是赵家那边的势力,便是立场摇摆不可托付之人。”

    “于是,便选择了我父亲?”

    “其实有人早就举荐过你父亲,我与陛下也暗中派人考察过,你父亲为人正直,一身忠心为国,战功累累在军中多有威望,选他统领羽林军也能够服众。自然,你父亲并未参与过朝堂斗争,而且也并无此心,也在我们的考量中。

    “于是我与陛下便下旨封你父亲为定远将军,又命他尽快入京担任羽林军统领一职,只是……”

    可这些不过是一家之想,赵家觊觎此位多时,即使颜父不愿涉足朝堂斗争,可这个位置手握力量之大,大到几乎能掌控皇宫安危,他们自然不愿让除自己手下之外的人得到。

    于是在得知颜父拒绝了老宁国公前去接应的要求后,赵家便开始动手,那夜发生在寺庙的贼匪劫杀也并非意外,而是一场早已谋划好的围杀。

    也无怪乎颜父与颜淮好歹也是战场上拼杀过来的人,却半点没在那些贼匪手里夺得优势,甚至那天颜父忽然改道,也是因为被人告知前方官道被山上落石“堵塞”,担心秦夫人在路上耽搁久了身子不适,这才选了别处赶路,如今想来,定然有对方的手笔在。

    “你父亲当年拒绝本宫兄长,大抵也是知晓朝中之事,不愿牵扯过多。本宫听闻你父亲带着家眷,尤其你母亲还怀着身孕,实在不放心,便求了陛下让本宫兄长带兵前去接应。”

    所幸老定国公率兵赶得及时,万万幸老定国公来得及时,颜家才躲过灭门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