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在线阅读 -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7节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7节

    这样的两个人居然会打架?

    想想都有些不敢相信。

    当然不相信归不相信,刘欣雨倒也没有质疑刘新菊。

    虽然刘家两兄弟并不亲近,作为堂姐妹,刘欣雨和刘新菊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否则昨天刘欣雨也不会开口劝王三妹让刘新菊继续读书。

    刘欣雨跟着刘新菊匆匆赶到地头,远远地倒是看不到扭打的人,想必已经被劝开,不过对骂正在激烈的进行中。

    嗯?

    好像听到张红芸的哭声!

    原来她跑地里来了,难怪一直没见她回小院来。

    既然已经不打了,刘欣雨也就不着急了,一把拉住急匆匆朝前冲的刘新菊往树后一躲:“别急,咱们在这里听一会再说。”

    就这样站在树后听了十来分钟,刘欣雨也算听了个大概。

    起因还是她与张洪亮的婚约。

    虽然昨天张洪亮亲自出面邀请乡亲们参加订亲宴,刘新梅却怎么也不肯相信张洪亮会心甘情愿应允这门亲事。

    当着那么多乡亲的面,她没有发作,回家后倒在林素珍的怀里大哭了一场。

    她从十四五岁懂事开始,就对张洪亮一往情深,一门心思想的都是怎么样才能嫁给张洪亮,为此一直拒绝相亲,与张红霞成为好闺蜜,明知吴巧珍想让张洪亮找个城里的媳妇,依然想方设法讨好吴巧珍。

    日子一年年过去,熬到十八岁,村里同龄的姑娘就算还没结婚,也像张红霞那样订好亲,唯独刘新梅连个对象都没处过。

    她当然不肯罢休。

    林素珍更不肯罢休。

    如果张洪亮订亲的对象不是刘欣雨而是那个城里来的姑娘马丽,林素珍可能会劝刘新梅放弃。

    订亲的对象是刘欣雨,与陈招娣斗了几十年的林素珍当然当然是不甘心的。

    可是张洪亮亲自出面请乡亲们参加订亲宴,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他应下了这门亲事,那么就不是之前大家所认为的那样是张大牛的包办婚姻了。

    纵然心里有再多的不甘,林素珍也不得将给刘新梅相亲之事提上日程。

    毕竟刘新梅不小了,十八岁已经是可老姑娘了。

    刘家大房可不只有刘新梅一个孙女,除了刘新梅,林素珍还有三个十来岁的孙女。

    最大的只比刘新梅小两岁,也该是相亲找对象的年龄了。

    不能再这样拖下去,否则下面几个孙女要想找个好人家只怕更是难上加难了。

    也不知刘新梅是不是感觉到了林素珍心里的想法,哭得快要晕过去了,哭得林素珍头疼不已。

    将哭哭啼啼的刘新梅交给儿媳去安抚,林素珍躺在床上彻夜难眠,怎么想都不甘心。

    忍着头疼坚持下地,打算与吴巧珍唠唠,就算刘新梅嫁不成张洪亮,也不能看着刘欣雨顺顺利利地订下这门亲。

    只可惜吴巧珍上午并没来上工,甚至连一向勤勉的张红霞也没出工。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终于看到张红霞来上工了。

    林素珍立马带着刘新梅往张红霞身边凑。

    也不知是不是张大牛给张红霞上了紧箍咒,往常最爱与刘新梅凑在一处干活的张红霞,今天却总是避着刘新梅。

    一直关注着林素珍和刘新梅的陈招娣,早就发现了林素珍祖孙二人的动静。

    如果张红霞与往常一样与刘新梅凑在一起,陈招娣当然不会多管闲事,今天张红霞明显避着刘新梅,林素珍和刘新梅却不依不饶。

    好几次陈招娣都要上前帮张红霞解围,却被王三妹死死拉住了,要不然早该打起来了。

    最终没能忍住的是。

    忍到快下工的时候,一向以温柔贤淑示人的刘新梅终于忍不住上,上前拉住张红霞:“红霞,你到底什么意思,这就要过河拆桥了吗?”

    这句话带着怒气,当然也没压住声音,哄地一下点燃了一起干活的妇女们的八卦,射箭所有的目光都聚在了张红霞的身上。

    第29章 乱成一锅粥

    张红霞的脑子“轰”的一声一片空白。

    别人也许不知道刘新梅话里的意思,张红霞怎么可能不明白。

    自从张大牛许下婚约,她最怕听到的就是来自刘新梅的质疑。

    昨天张洪亮亲自出面应婚之后,张红霞最怕见到的人就是刘新梅。

    上午之所以没来出工,既是因为吴巧珍病了,二也是因为怕见到刘新梅。

    原本她想借吴巧珍生病为由,在家躲上几天,等张洪亮和刘欣雨的订亲宴过后,刘新梅也该死心了,那时再见刘新梅应该也这没有那么难了。

    可惜张大牛并不知道张红霞的心思,见吴巧珍身体好了些,就让张红霞出工了。

    今天吴巧珍没来上工,地里当然也有张家的婶子、大娘和堂姐妹,但是平常张红霞一般只与刘新梅凑堆。

    这会儿就算看出来刘新梅有些气势汹汹,一时间却没人上来帮张红霞。

    张红霞被刘新梅逼得往后退了两步,一张脸忽红忽白,目光闪烁游移,明显心虚得很:“新梅,你,你说的是什么啊,我,我什么时候过河拆桥了?”

    “那我问你,你曾经说过的话还算数不?”刘新梅紧逼张红霞。

    两人说得虽然比较隐晦,陈招娣却从两人的表情中看出刘新梅占据了上风,陈红霞只怕要吃亏,甩开王三妹的手走了过来。

    看到陈招娣动了,林素珍当然不会坐视不管。

    不等陈招娣走近张红霞和刘新梅,就被林素珍给拦住了。

    一向水火不容的妯娌二人,开口不过两句话,就动上了手。

    这对老妯娌干架,只要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彼此儿媳一般不会上前帮打。

    王三妹对大房的二儿媳对了下眼神,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刘新梅是林素珍大儿子家的女儿,大儿媳杨月琴身体不好没法下地争工分,只能留在家里干些家务,今天当然也不例外。

    二儿媳与王三妹来自一个村,平时关系还不错,当然也有一定的默契。

    看到各自的婆婆扭打在一起,与往常一样只是在边上劝,并不下场。

    王三妹甚至还抽空让听到动静赶来看热闹的大儿子刘新建回村喊刘欣雨。

    刘新建转身就把喊人的任务交给带着老四的刘新菊,老四当然交给老三看管了。

    他留在这里既是看戏,也是在陈招娣落入下风的时候出手救援。

    他肯定不能眼看着自家奶奶吃亏。

    这时刘新梅与张红霞那边也是三句话不合动上手了。

    刘新菊看看扭打在一起陈招娣和林素珍,再看看同样扭打在一起的张红霞和刘新梅,她也很想留下来看热闹,最后在刘新建恶狠狠地催促下才匆匆跑回村里喊人。

    刘新菊还是挺机灵的,跑回村的第一时间先去了趟张家。

    当时张红芸正拉着张洪亮的手站在张家的院子里小声说着话,听到刘新菊的话,兄妹俩哪里还顾得了其他的事,自然一直往地里跑。

    张洪亮与张红芸赶到地里,林素珍和陈招娣这对妯娌倒是已经被人劝开了。

    张红霞与刘新梅却没能分开,正你抓着我的头发我抓着你的头发,嘴里还在叽叽咕咕地骂着。

    已经被劝开的林素珍和陈招娣正跳着脚对骂,当然少不了提到刘欣雨和张洪亮的婚约。

    林素珍一边对骂,一边撸着袖子跳着脚往两个姑娘那边冲,显然是要上去帮刘新梅打张红霞。

    地里干活的其他人虽然抱着这样那样的心思看热闹,却也不可能真的让林素珍帮着刘新梅一起打张红霞,这个拉那个劝,地里乱成一锅粥。

    眼尖的看到张洪亮带着张红芸赶过来,连忙提醒负责记工的负责人。

    今天负责给妇女们派工记工的正好是大队的妇女主任,虽然她也好八卦,却也明白不能闹出人命,所以一直盯着呢,这会儿看到张洪亮亲自赶来了,当然不能再让两个姑娘继续打架。

    轻轻哼了一声,就有几个健壮的妇人上去强行将两个纠缠在一起的姑娘分开:“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都是大姑娘,平时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今天怎么就一言不合动上手了呢。”

    说话间张洪亮兄妹俩已经赶到了地头,张洪亮虽然十分担心张红霞,到底男女有别,就算赶到了地头也只能站在地边关切地看着张红霞。

    张红芸当然没有那么多的顾虑,直接扑到张红霞跟前,看到张红霞披头散发地站在那里,脸上脖子上是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抓痕,有的甚至都出了血。

    虽然张红霞总是嫌弃张红芸,到底是亲姐妹,张红芸心疼极了,抱着张红霞哇地哭了起来。

    片刻之后,转身对着刘新梅呜呜哇哇地边哭边骂。

    就算张洪亮将她抱在怀里也没能劝得住。

    张红芸实在太生气了!

    刘新梅表面上总爱往姐姐和妈妈身边凑,暗地里却看不起姐姐,还时常在她面前说欣雨姐的坏话,总觉得她小,什么都不懂。

    哼,她懂着呢!

    以前不戳穿刘新梅,一是不想欣雨姐难做人,二也是姐姐不让她怼刘新梅,今天刘新梅居然把姐姐打成这样,当然不能再忍。

    张红芸呜呜哇哇地揭着刘新梅的底,虽然边哭边说口齿不清,却也能让人听个大概。

    刘欣雨正是这个时候赶到的,听了满耳朵的官司,心里直摇头。

    真是造孽!

    一个婚约值得闹成这个样子吗?

    谁要谁拿去就是,省得她还要想办法退亲。

    想到陈招娣的眼泪,刘欣雨还是压下不断涌上心头的冲动,冲到地里去喊退亲。

    “欣雨姐,咱们还过去吗?”听了这么久,依然不见刘欣雨有动作,刘新菊有些耐不住了。

    刘欣雨不是不想去地里看看自家奶奶,但是张洪亮已经在了,她再过去的话,只怕刚刚冷下来的场面又会起风波。

    “不了,我就不过去了。”刘欣雨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再看看地里已经开始准备收工的妇女们摇了摇头“等奶和二婶过来,你告诉奶和二婶,晚上还来我家吃饭。”

    说着不再多说什么,转身就往村里走去。

    刘新菊呆呆地看着刘欣雨远去,半晌才回过头往陈招娣和王三妹所在地里走去。

    当然在王三妹发现她之前,她得先找到小弟。

    妈妈已经把照看小弟的任务交给她了,如果让妈妈发现她没把小弟带在身边,就算她有充分的理由,也会挨一顿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