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在线阅读 - 第470节

第470节

    “若把我们的俸禄,贴补给那些孩子呢?”祝明乐想了想又加上一句:“再有,那些孩子每日如何来上学呢?说来,我们家中都有闲置的马车骡车,可以帮着去接一接。”

    这次不是大司徒开口,而是坐在大司徒旁边的安定公主开口了:“祝娘子想的周到。然既要办学,这些我们也虑到了。”

    “上阳宫内地方大的很。”

    “既然宫外坊间有‘教职工住宿区’,这学校里,自然也安排了‘学生宿舍’。”

    安定公主说过后,还表示她们如果愿意,也可以让家里的小娘子住住宿舍,跟同学们住在一起。

    “再有,国子监的学子都有四季衣裳、粮米、银钱的补贴,我们女校自然也是一样的。”

    “每个学生,基础的贴补是每月是一千一百文。若是在校表现优异,考核成绩够好,还有额外的增补。”

    安定公主说到这儿笑了笑:“相关的具体校规不少,几位老师不必急。等定稿刊印好了,给你们送过去。”

    与大司徒那宛如世外人的气度不同,安定公主看上去十分端凝可亲。

    她温声道:“故而,老师有老师的俸禄,学生有学生的补贴,”

    “诸位安心便是。”

    祝明乐等人这才安心地告退了。

    *

    而说起女校学生的出身不同,宁拂英倒是想起一事。

    她是这几日才到洛阳城,许多事不如到神都近两月的祝明乐清楚。

    论理,李慎修(顺顺)作为安定公主府长史,对女校的各种规制应该是最清楚的人。无奈临近开学日,李慎修忙的脚打后脑勺,也就接了一下母亲,之后就不见人影了。

    以至于宁拂英想知道女校的事儿,还得问旁人——

    “我听说,女校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在一起读书,而是分为三舍生?”

    祝明乐自己是老师,两个孩子也都入校,自然清楚的很。

    “是,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分为上舍生、中舍生、下舍生。”

    “这一回选入学的近百个学生,如家中有请过先生念过书的,就可以申请参加考试,看看能否直接考入中舍,跳过下舍。”[2]

    祝明乐道:“我看过校规,这上中下三舍,并不看出身,只看成绩——每科的成绩都会量化为学分,当学分考够了,就能够升入上一等舍。”

    “最后,上舍的学生,又可以去考【高等学校】的入学。”祝明乐顿了顿笑道:“自然,还有你们【军事学校】。毕竟,陛下金口玉言,文武要并重。”

    宁拂英听过后,感慨了一句:“这才是广开求学之路,取才不问家世了。”

    而听宁拂英这么说,祝明乐倒是想起另外一事,就道:“咱们看这个法子自然是好的,但也有人家很不满意。”

    宁拂英很快了然:“是有朝臣家的小娘子不愿意?”

    祝明乐颔首。

    “她们倒是也会找道理,提出这【初等学校】既然对标国子监,那么学生的分班也该对标国子监才是。”

    “且她们也‘机灵’的很,直接寻到了也会在学校里兼任老师的上官书令那里。”祝明乐还特意解释了下:“就是大司徒的弟子,如今正在吏部做书令官的上官婉儿。”

    “还不是想把这话直接递到大司徒那里。”

    宁拂英闻言略微蹙眉。

    国子监是怎么分班的,她自然清楚,那就是按照出身来分的——

    最高等的国子学:非得文武三品以上朝臣(爵位得国公以上)的子孙才有机会入学。

    中间的是太学,得五品以上‘实缺官’(爵位郡县公级别)的子孙入内。

    最低的是四门学,也得文武七品以上的官员的子孙入内。而且也只有四门学,对家无官职者敞开了一点点门缝,规定‘庶人子为俊才者’可破格考入四门学。

    也就是说,学子能不能入国子监读书,而入学后又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高度,全看自己命好不好,能不能啃到祖父或是父亲。

    说起命好……宁拂英立刻想起了自家那位。

    毕竟论起能啃的祖父,高宗一朝(甚至延续到本朝),都无人能超过李培根。

    宁拂英又想起了李敬业千叮咛万嘱咐的骆宾王。

    说来,这两人从年少时就不对付,正是在国子监就结下的梁子。

    一个是英国公嫡长孙,每天左牵黄右擎苍只喜欢骑射,读书平平却也能在‘最高等’的国子学里呆着。且就算在‘官二代’云集的国子学里,因英国公的缘故,他也是最顶尖的二代,还是所有人都让着他。

    一个却是出身贫寒,学问再出众也只能在最低的四门学里读书。

    而且,宁拂英听李敬业说过(作为‘宿敌’李敬业非常了解骆宾王),骆宾王连入国子监四门学的机会,都是当年通过卢照邻,把自己的诗文行卷送到了时为吏部官员的姜相那里,才得以入学。

    也是多亏了姜相和时任国子监司业的崔正卿,骆宾王才能时常去国子学和太学旁听学习。

    但这,就加大了他撞上李敬业的几率。

    这两人能对付就怪了。

    怪不得掐架掐到如今。

    宁拂英回神后问道:“这件事是如何解决的?”

    这些话到了上官书令那里,莫不是,还得大司徒或者安定公主出面?

    祝明乐笑道:“是太平公主,一句话,就让那些朝臣家的小娘子哑口无言了。”

    没错,正是太平解决了这个问题。

    她与婉儿之间没什么秘密,甚至在姜握知道这件事前,太平就先从婉儿处听说了。

    太平的反应是惊讶,真的很惊讶。

    “我都没有论出身要求搞特殊,更没有看不起人——这学校里,居然还有人敢?!”

    要论身份,不得单独给她这位小公主开一座学校?

    太平当即就对婉儿道:“这种小事,何必惊扰姨母和姐姐,让我去问问她们。”

    她直接问到了提出此事的小娘子们脸前。

    我都不做,你们怎么敢的?

    那些自矜出身不愿意与‘庶民’同班的官家小姐,在被圣神皇帝的掌上明珠质问过后,均哑口无言:……好像很有道理。

    确实是无话可说。

    此事就此过去。

    姜握得知后,还单独嘱咐过曜初和婉儿:毕竟出身在此时,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标签之一,这种观念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的,这鸿沟也不是短时间内能抹去的。

    这些朝臣家出身的小娘子,若只是有自矜自贵的心思,亦或是家里教着她们说这些话的,那还可教。观念不同,心地不要坏,年纪还小就都可以教导。

    但若是仗着出身欺负人,就不可以。

    霸凌,是决不允许的。

    曜初当时就郑重应了:“姨母放心,校规里原本也有相关的事条。但既出了这件事,在开学前,我会与所有老师再强调一遍这个问题。”

    **

    “太平公主啊。”

    听祝明乐说起是太平公主干脆利落解决了这个问题,宁拂英也笑了。

    她也想起了太平公主一件事——

    说来,她们军事学院也是分为初等学习班,和高等研讨班。

    太平公主入军事学院,当然与她这种多年镇守一城的镇将不同。

    公主进的是初等学习班。然而小公主对此事显然很不满。

    宁拂英回到洛阳去尚书省拜见大司徒的那天,就遇到了这位公主去缠大司徒。

    她扯着大司徒的袖子道:“姨母从前只说让我进军事学校,可没说让我进初等学习班啊!”

    在太平看来,她可是亲自管过训过她公主府中女卫的,难道不算是经验丰富的女将?难道不配进入【高等研讨班】?

    再者……

    太平公主带了点委屈道:“姐姐当副校长,婉儿也在当老师,就我自己当学生不说,还是初等班。”

    “我要求不高,姨母让我进军事学校的【高等研讨班】就行。”

    宁拂英当时在旁,看着这位年纪还不足二十岁的年轻公主。她生的黛眉凤眼,很是大气明艳的五官——果然,与传说中一样,两位公主,一位生的肖似先帝,一位生的像足了圣神皇帝。

    在宁拂英看来,太平公主,像是一只骄傲的小凤凰。

    但那日,宁拂英亲眼见到了小凤凰倒霉。

    说来,宁拂英去见大司徒的那天,还有一个人在——前任尚书左仆射,如今的三校教导处处长,乐城郡公刘仁轨。

    就见大司徒很快一个乾坤大挪移,把问题抛出去,对太平公主道:“进【高等研讨班】是要考试的,请乐城郡公考你一道题,若是你通过了,就让你进去。”

    说来,太平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她开始入朝的时候,先帝就已经东巡洛阳,而让刘仁轨坐镇长安了。

    所以太平其实是没赶上过,刘相刘仁轨在朝上当家的‘好日子’。

    因此还真初生牛犊不怕虎,去请刘仁轨出题了。

    然而刘仁轨是什么硬核狠人,一点儿也不曾给太平公主放水。

    可怜小凤凰,当场就被考糊了。

    并且,就在公主认命表示愿意先上军事学校的【初等学习班】后,还被教导处处长好好教导了一回,听了足足两盏茶时间的思想教育,什么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等话。

    等终于能走的时候,宁拂英就见太平公主迫不及待跑路。

    而宁拂英坐在窗口处,正好还见廊下站了一位在等着太平公主的女官,生的宛如清雨梨花一般,描摹不尽的秀美文雅。

    是婉儿啊。

    宁拂英不由感慨:当年姜相常带徒弟去英国公府的,那时婉儿还小,如今已然长大了。

    婉儿隔着窗子,向宁拂英见晚辈礼。

    宁拂英就见,太平公主‘逃’出门后,拉了婉儿就走,还道:“今日也太难了,咱们去平康坊听听曲散散心吧。”

    宁拂英:……

    两京都有平康坊,她没记错的话,是出名的风花雪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