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资本狂人在线阅读 - 第0976章 淡淡地欣赏汇丰不良贷款增加

第0976章 淡淡地欣赏汇丰不良贷款增加

    在香江发展投资基金扶持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充满铜臭味的资本圈仿佛有了书香味,对这个新题材充满了热情,进而对小小的玉郎机构有限公司挂牌上市,给予了相对超规格的高关注度。

    私下里有梁博涛做参谋,公事公办方面有惠丰获多利操作,玉郎机构有限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自然而然地有着漂亮的数据,年盈利超过四千五百万港元,其中刊物占比近六成,印刷为三成,版权及广告逾一成。

    至于更具体的经营表现,也被梳理得可圈可点,《龙虎门》这样的成熟顶流摆在醒目位置自不必说,旗下刊物重新规划为二十一种,包括六份周刊或者双周刊的连载武侠漫画,四份鬼怪故事刊物,三份漫画单行本,两份漫画日报,两份电视周刊,以及娱乐周刊、流行音乐双周刊、英文漫画月刊、爱情故事周刊各一份,而读者层面从过去的十五岁以下少年及儿童,扩展到二三十岁的中青年,甚至还吸引着年轻的女读者。

    有着香江发展投资基金扶持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口和惠丰获多利的金字招牌,以及香江漫画读者群体达到五十万的基础,财务报表数据潜力无限的玉郎机构有限公司,挂牌上市的过程可谓一路顺风,挂牌上市当天,以每股一点四八港元的价格,公开发售五千九百万股,被抢购一空,公司市值轻松地被推上四亿港元,而持股将近六成的黄玉郎,身家一夜之间超过两亿港元。

    不得不说,香江股市,乃至全球股市,正处于一个周期当中的黄金阶段,只要踩对了时代的鼓点,弄潮儿便可以呼风唤雨。

    就拿黄玉郎来讲,尝到玉郎机构有限公司挂牌上市这种资本运作的甜头后,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比如立刻斥资一千三百万港元,在港岛柴湾购入康民工业大厦,做为玉郎机构有限公司的印刷厂房,按照“玉郎大帝”的称呼逻辑,就是帝国印刷厂厂房。

    客观而言,黄玉郎的这项操作,算是正事,当前这个时期,拥有自己的印刷能力,不但能让自己的刊物具备更加取悦读者的质量,富裕的产能还能承接外部订单,甚至无形当中为进军报业做了铺垫,稳赚不亏。

    不过,几乎脚跟脚的下一个操作,便开始显出黄玉郎的好大喜功来,他豪掷七千万港元,从星岛报业集团主席胡仙手上买来了,位于英皇道,十层高的新闻大厦,改名为玉郎中心,做为整个玉郎集团的行政与制作总部。

    有师父、老板做表率,“玉郎帝国”的主笔级画师们,也尽显富贵风范。

    比如,媒体记者去采访一飞冲天的“玉郎帝国”,刚到停车场,便被停在那里的一排保时捷豪华轿车震撼住了,再一打听,“玉郎帝国”推行分红制,目前主笔级画师们的年收入不少于二百万港元,完全享受得起,于是在报道中充满了惊叹。

    还有好事的记者,拿“玉郎帝国”和闹就挂牌上市的尚华文化公司的漫画业务部门作比较,以品评谁更成功,一时之间众说纷纭,毕竟,从招牌的角度去看,“玉郎帝国”有《龙虎门》等,尚华文化公司的漫画子公司有《李小龙》、《中华英雄》等,确实都极受香江市场的欢迎。

    于是乎,就以个人赚钱多少论英雄了,感觉黄玉郎的弟子们,应该最受厚待了。

    这就有点煽风点火、动摇军心挖墙脚、唯恐天下不乱的嫌疑,尚华文化公司一边的上官小宝、上官小威、马荣成等人纷纷自发地以各种形式公开回应。

    还不到三十岁的马荣成表态最直接,做为《中华英雄》的主笔,自己的年收入一点也不比“玉郎帝国”的主笔少,包括黄玉郎的“御林军”三大弟子,他很满意,尤其家里人为目前这种工作状态自豪。

    老辣的上官小宝,则说得更加全面。他直言,香江漫画市场的竞争极其残酷,自己进入尚华文化之前就浮浮沉沉,另一方面,迫于市场导向的沉重压力,很多构思优秀的漫画作品,只登出一期便夭折了,最终导致香江漫画创作集中于武侠等少数狭窄题材,显然不利于香江漫画行业的长远发展。

    而在尚华文化的漫画子公司,虽然漫画创作内容有一些包括暴力在内的明确自律限制,但创作氛围还是足够自由的,比如推出了以中药知识为故事主轴的警探故事《湿热神探》,相当新颖有趣。

    归根结底,尚华文化公司树大好乘凉,而且它的企业文化特色,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一会,比如除了保证画师们生活足够稳定,还给与较高的社会地位,这股凝聚力无可取代,像自幼丧父、小时候与母亲、姐姐、妹妹辛苦度日的马荣成,便很在乎这种归属感。

    所以呢,那些想挖墙角的心思,就省了吧。

    黄玉郎确实动了趁势挖墙角的心思,但也不强求,毕竟“平分秋色”这种市场格局已经持续多年了,他现在的心思,都集中在向报业领域扩张和资本运作、金融游戏的甜头上。

    从星岛报业集团主席胡仙手上买下英皇道新闻大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黄玉郎想要跻身于香江报业、积累香江报业圈子人脉的急迫心思,让“玉郎帝国”成为星岛报业集团那样的报业王国,便是他当前的目标。

    说白了,报业大亨才有真正匹配个人财富的社会地位,像金大侠,从武侠小说作者到报业大亨,目前还涉足政界,便是最明显的例子。

    为此,黄玉郎委托梁博涛帮助自己物色可供收购的目标,他以前趁着有积蓄的时候办过报纸,都以失败而告终,从零做起,实在太辛苦了,现在有钱了,别遭那个罪了。

    梁博涛不负所望,很快带来消息,《天天日报》因为之前控制权更换,引发业务骨干不满,现老板何世柱有意出售。

    黄玉郎当时就心动了,因为做为一份销量突破十万份大关的大众报纸,《天天日报》在香江青少年群体当中很受欢迎。

    不过,当听梁博涛说,收购《天天日报》的主要股权,需要至少七千五百万港元的时候,黄玉郎略显迟疑,倒不是没钱,而是“玉郎帝国”连续大手笔购买了诸如柴湾康民工业大厦、英皇道新闻大厦之类的物业,他个人还开始痴迷恒生股指期货,资金流还真有紧张。

    梁博涛就是做金融生意的,能不明白黄玉郎的心思,他当即微微一笑,没关系,可以把物业、股票抵押惠丰银行贷款,尤其还可以供股集资,向股市要钱啊。

    黄玉郎闻言大喜,那就拜托梁生你这位财技高手了。

    接下来,黄玉郎如同开了挂,“玉郎帝国”供股集资先后搞了三次,虽然黄玉郎的股份被大大地稀释了,但“玉郎帝国”的市值迅速膨胀到二十多亿港元,并且实实在在地筹集到了总共六亿多港元供挥霍。

    凭借这些弹药,黄玉郎以七千七百万港元收购了《天天日报》的控制权,以两千五百二十万港元收购了《清新周刊》,以九百三十万港元收购了《青春》杂志,甚至跑到东南亚,斥资七千万港元,收购胡氏家族在马西亚的第二大报《星洲日报》。

    这还不算完。黄玉郎还大张旗鼓地创办《金融时报》,连靠着资本运作赚佣金的梁博涛,都有点看不下去了,到处收购大众报纸便算了,创办需要极强专业性的财经报纸可不简单,再有钱,越不能乱花啊。

    黄玉郎有自己的逻辑,他洋洋得意地解释,恒生指数期货可是好东西,最高的一天让我赚了三百万,创办《金融时报》,可以影响行情嘛。

    梁博涛顿时哑然,好吧,你高兴就行。

    达到人生巅峰的黄玉郎,还有更进一步的嘴没有把门的,他对香江报业现状高谈阔论,胡仙的报业集团,是得她老豆的荫庇,胡文虎的后代,也不过尔尔,香江失去一座新闻大厦,大马丢了一间报馆。金大侠嘛,惨淡经营几十年,才建起报业集团。玉郎帝国只花了一年时间不到,就可与他们平起平坐。

    此类狂言,自然做为趣谈,传进高爵士的耳朵里,他自然一笑了之,惠丰跟着增加了多少不良贷款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