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经天纬地在线阅读 - 第三十章:大受启发

第三十章:大受启发

    历史上的曹操,是个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军事领域的建树暂且不论,单说在政治上,正是因为他搞的诸多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才能获得如此风评!

    因此,曹操绝不是个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顽固派,他也有开拓进取的视野和魄力,更有除旧革新的勇气与决心!

    眼下,孟达提出的对策非常简单,就是建议曹操全面效仿刘纬,以振兴大魏!这便意味着,曹操如果纳谏,势必要掀起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可是,让曹操向刘纬全方位学习,他能甘心么?

    可以看出,孟达提出的十点不足,其中前四点,基本是曹操个人方面的差距和缺点,后面的六条才涉及到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

    孟达的建议是全面效仿,不就意味着曹操就连个人的脾气秉性,为人处世和生活习惯等等,都要改变么?

    要知道,曹操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人在这个年纪,可不容易改变脾气和习惯,而且会显得十分固执,那么孟达的建议,曹操真的会采纳吗?

    对此,曹操一开始也很犹豫,迟迟下定不了决心,可是思来想去之后,又觉得似乎可行!

    仁政爱民,这有何难?其实这也是曹操年轻时的理想之一,他想创立的天下秩序,就是如此啊!

    曹操曾亲眼目睹过东汉末年,吏治腐败,苛捐杂税,坑害百姓,民不聊生,最终导致黄巾之乱,席卷天下,致朝廷衰微,军阀并起的往事,又岂能希望自己开创的大魏王朝,重蹈覆辙?

    可是这么多年,曹操的人生际遇,却似乎都在逼着他心狠手辣,杀人无数,养成了性急用狠的性格习惯,他倒是想仁政爱民了,却一直没有那个机会!

    其实,这也难怪,哪一个朝代开国之初,不是建立在一堆白骨堆砌的丰碑之上?

    开国皇帝,往往性格刚毅勇狠,杀人无数,甚至会被人们评为暴君,主要就是因为那时候天下尚未大定,他想推行仁政,也没有那个环境和机会,也只能是寄希望于后继之君了!

    因此,几乎没有意外,历朝历代开国君主之后,几乎总会出现一位仁德爱民之君,把新的王朝,推向治世!

    是继位之君,能力比开国之君强,性格也比开国之君仁慈吗?不是的!是开国之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政治理想,寄托在了继任者的身上,他们刻意选择的继承人,就是要完成自己未竟的大业!

    显然,曹操算是开国之君,他的理想也是建立一个治世之王朝,但肩负的却是打天下的重任,因此也很无奈!他也与其他人一样,一开始是把希望寄托在继任者身上!

    自己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天下却尚未统一,施行仁政,还真不是时候,也懒得去改变什么!于是,曹操总想着能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惜一切代价,统一天下,把一片宏伟基业,交到后人手里,再由他们继往开来,实现治世之梦想!

    可是现在,曹操却有些犹豫了!自己原先的想法,看似没错,但是后继之人,能指望得上么?

    就说太子曹丕吧,这小子表面看来,忠厚仁孝,实际上性情之狠,不亚于曹操!像这样的继位人,将来有可能施行仁政,爱民如子吗?曹操心里还真没有底!

    那么,换个继位人如何呢?比如性情温厚的曹植?曹操不是没想过,但是现在天下尚未一统,西南刘纬蠢蠢欲动,万一自己哪一天突然撒手人寰,以曹植的能力,恐怕斗不过刘纬,大魏江山,便会毁于一旦!

    因此,曹操其实也很矛盾,既想推行仁政之治,又瞻前顾后,投鼠忌器!

    现在,机会似乎来了!虽然天下尚未一统,似乎时机还不到,但孟达却给曹操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何不趁着自己在世,就改变统治方略,推行仁政,爱民惠民呢?

    要知道,刘纬他也是在打江山,可是他却能一边打江山,一边推行仁德之政,而且还两不耽误,甚至赢得一片民心所向,富国强兵,实力一天比一天强盛!

    这说明,打江山和推行仁政之间,其实并不矛盾,刘纬已经做了非常成功的示范,曹操完全可以效仿!况且,现在大魏王朝初建,曹操已经公然称帝,这层窗户纸早就捅破了,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呢?

    以前,曹操是大汉丞相,大权独揽,总裁天下,总有点名不正而言不顺的味道,也正因为如此,他才饱受诟病,甚至引来崇汉士人们一波又一波的抗争与反对,曹操也不得不心狠手辣,血腥镇压,否则自己很有可能会被政敌干掉,连性命都保不住!

    可现在呢,曹操已经称帝,那么他治下的所有人,都已经是他的子民,而非大汉臣民!即便有些人,还是心向大汉,念念不忘,不肯心悦诚服,曹操也未必非要以暴力手段去打压铲除,也可以推行仁德之政,争取民心和士子之心啊!

    旧汉王朝,早年间确实也不错,比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之时,可是到了桓灵二帝,已经腐朽没落,不成了样子,日薄西山,每况愈下,甚至激起了百姓们拼死的抗争!像这样的王朝,还有什么值得去怀念的?早就到了该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因此,曹操应该做得比旧汉王朝更好,新朝新气象,让士子百姓们看到新的希望,过上富足饱暖的幸福生活,那么他们归心于大魏,也就没有什么障碍了,难道还有傻子,想回到桓灵时期,去过那种苦日子吗?

    所以,现在进行改革,推行仁政,以获取民心,增强大魏王朝内部的向心力,从而提升综合实力,并彻底取代旧汉王朝,绝对是最好的时机!

    若是再像以前那样,强征苛政,不把百姓当人看,像孟达说的,视如草芥,那么自己建立的大魏王朝,与腐朽没落的旧汉王朝,又有什么区别呢?早晚国将不国,覆灭不远矣!

    至于年龄问题,这是曹操难以改变的硬伤,他老了就是不如刘纬精力充沛,又能怎么办呢?也有办法!

    曹操的解决办法是,把曹植、曹彰和曹熊,以及诸多其他儿子,全部从封地召回,委以重任,让年轻一辈多多承担责任,这样不就能缓解因为自己老迈,精力不济,所造成的怠惰与疏漏了么!

    可是这么做,或许会使其他皇子,对皇位重生觊觎之心,再度掀起一场夺嫡之争,引萧墙祸起,难道曹操没有考虑到这个后果吗?他当然考虑到了,其实这也是曹操这么做的目的之一!

    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进而立为皇太子,也许多年了,其表现却着实平庸,乏善可陈!而且他暗中与司马懿等人勾结,图谋不轨,曹操也早就知道,并十分不满了!

    同时,这一次,曹操忽然发现,被送到汉中充为人质的另外一个儿子——曹宇,似乎也挺可爱,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曹操似乎从曹宇的身上,看到了不少的闪光点!

    这无疑提醒了曹操,自己有那么多儿子,优秀的佼佼者可能不少,只是自己还没有发现,通过这一次让诸皇子分担政务军务之机,不是正好可以顺便好好考察一下他们,以决定将来到底应该由谁来继承皇位么?

    另外,这也是给曹丕提个醒!不要以为自己太子的位置稳如泰山,将来肯定能坐上大魏皇帝的宝座,谨言慎行,诚心侍君侍父,才是你的本分!

    总而言之,受到孟达的启发,曹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还真就下定了全面效仿刘纬,推行改革的决心!作者高祥轩的三国之经天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