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315节
青年哪能不答应啊,“只请我自己好不好,回头气死莹莹那臭丫头。” 作者有话说: 南雁:你俩咋了?(体验到季长青的快乐) 第162章 腰折价 乔常水并没有打算在这个翻译公司投入太多的精力。 搞这么个公司一来是多接触外面的人, 二则能挣点钱周济同学。 “有些同学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学校的补贴恨不得全都寄给家里。”乔常水是工人家庭出身,比不上大院里的同学家境好, 但来念书前厂里、家里都给塞满了生活费。 再加上学校有补贴,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典型的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但这种幸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他们太难了。” 青年提到经济困难的同学时, 觉得自己在外面下馆子都是一种罪过。 美味佳肴都变得难以下咽。 南雁轻叩桌面, “这个世界上有人海参鲍鱼吃着, 有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我很欣慰, 你能看到别人的难处,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常水, 我希望你能保持下去。” 尽管后来善良这个词被不断的扭曲, 甚至有了别的含义。 但善良终究是善良,是极为美好可贵的品质。 给徒弟夹了一块鱼肉, 南雁冲人笑了笑,“你做的已经很好了, 当然还可以更好些。” 这话让青年眼睛亮晶晶的。 “谢谢师傅,我继续努力!”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做好翻译工作,能挣更多的钱, 帮到更多的同学。 乔常水是有些江湖气在身上的。 公司原本打算取名为水浒,有劫富济贫的意思。 不过这个名字遭到其他人强烈反对, 青年寡不敌众最后取名为诚实。 倒也是收获了不少的订单。 高昂的翻译费用对比那些外贸公司赚到的钱而言, 九牛一毛。 “我还去给人当了几次翻译,师傅你真厉害, 你当初给那位夫人当翻译的时候不紧张吗?” 给人做翻译和看着文字进行翻译完全不是一回事。 乔常水记得那会儿自己手心都是汗, 说话磕磕巴巴的, 好在那个外国客人很耐心,还鼓励他。 后面再翻译时就顺利多了。 经历了这么几次,乔常水现在再跟外国人打交道,那简直是游刃有余。 因为这更加佩服师傅,她当初跟那些外国政要打交道,怎么做到的? 南雁笑了笑,“我也是人。” 紧张是不可避免的,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你有更大的诉求时,眼前的这点事其实都称不上什么大事。 乔常水不甘心,“师傅你教教我。” 他未来的工作安排,要么去外交部要么去翻译局工作,真要是前者,那可得跟师傅好好取取经。 “给自己设立一个更大的目标。”南雁吃得差不多,把玩着手上的筷子,“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个大目标,在抵达终点前,你会遇到各种小麻烦,但和最终的大麻烦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乔常水反应过来,“转移注意力?” 他总结的不算多精准,但还是得到了南雁的肯定。 “对,控制情绪,学会自我管理。”这句话并不难理解,但真的践行起来,那真是麻烦的很。 乔常水想了又想,好一会儿这才说道:“我要学的真的很多。” “学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能认识到这一点你已经很不错了。” 青年看着比自己大了没多少的师傅,很想要问一句您是自学成才吗? 可想想看他认识师傅这么多年,好像还真是这样。 不然,谁教她呢? 或许这人世间不止一个天才,只不过有些天才还没一展所长便淹没于众人之中。 而他们的师傅则不一样,她是天才,天才般的展现自己的所长。 真的是师傅呀。 师傅交代了点活,让乔常水帮忙翻译一些杂志期刊。 因为涉及到计算机的一些内容,等乔常水找到段莹莹时,年轻的姑娘有些郁闷,“你吃独食。” 二师兄欺负人,不要脸! 乔常水轻咳一声,“那不是时间紧急嘛,要不我请你吃饭好不好?你不是很想吃蛋糕嘛,我等下去蛋糕店给你买个大蛋糕怎么样?” “这还差不多。”段莹莹勉强满意,“下次不准这样。” 乔常水不跟小师妹计较,“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孩子气。” 孩子气怎么了? 师傅都没说过她。 想到南雁,段莹莹不免有些想念,“前些天开会,我本来想去的。” 但是老师交代自己了一些工作,年轻的姑娘到底没能跟着一块去开会。 多好的机会呀。 乔常水摸了摸小师妹的脑袋,“好啦好啦不难过,师傅知道她的小徒弟现在很厉害,等回头毕业了,还有的是机会。” 段莹莹的专业选的好,计算机。 怎么可能跟在四机部工作的南雁没交集呢? 交集不要太大哟。 年轻姑娘的沮丧也没持续太久,她想着尽快把这些杂志翻译出来,说不定还能趁着送杂志的机会,在四机部那边见到师傅。 然而等段莹莹过去时,南雁已经离开首都有些日子—— 她这次出来的太久了,再不回芜湖那边不合适。 而且无线电厂那边还真有点事情,需要南雁回去解决。 事情不算特别麻烦,但关系到其他兄弟单位。 南雁出国那段时间,徐兴华在天津那边谈判,磨破了嘴皮子后总算把这条彩电生产线给带了回来。 代价是数控机床和部分利润让渡。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只要彩电生产线能投入生产,早晚就能把这些投入给赚回来。 只是徐兴华没想到,南雁这么一走就是好几个月。 等着他们一群人把这生产线都给重新修好了,人还没回来。 人没回来不要紧,这条生产线倒是被其他人给盯上了。 “想要入股。” 对比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的高成本投入,入股自然是最佳选择,技术入股投入少,投资回报率又相当不错,可以说相当可观。 “要多少股份?” 徐兴华轻咳了一声,“百分之五。” 也不知道是谁把消息透露了,知道天津那边占比5%后,其他几个配件厂也都十分识趣,没狮子大开口,只要5%。 南雁笑了起来,“太高了徐主任,你得再去跟他们谈谈。” 徐兴华就知道会是这么个回答,再去谈判没问题,但他还有别的担心,“咱们厂不生产那些零部件,跟这些厂子关系闹僵了是不是也不太好?” 他担心的是这个问题。 虽说对方没傻到用这来要挟,但人家的确有恃无恐啊。 谁让一些零配件,还真就依仗这些工厂呢。 “是不太好,所以你也得提要求,别让他们总是窝里横,有本事去抢国外的市场。” 这话徐兴华想说,但这么直白的说了,只怕会引起众怒。 老同志是经历过风雨的,对于自己拿捏不准的问题,态度很是端正,“南雁同志你能不能指点迷津,我该怎么说?” 该怎么说呢? 并不难。 二十世纪六七八十年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最成功的模式有两个。 一个是美国的硅谷,另一个则是日本半导体。 而日本半导体的崛起离不开四个字—— 举国体制。 前两年日本成立了超大规模集成联合研发体,也就是vlsi联合研发体,倾尽全国之力进行半导体的研究发展。 迅速攻克了光刻机等设备技术难题,又成功研制出64kb的dram,在研发进度上追平美国,这为后来日本八十年代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尽管后来这光辉岁月被美利坚活活折断,但你不能否认,日本举国体制的成功。 毕竟到了二十一世纪,一些日本公司还躺在过去的专利本上赚钱呢。 国内半导体进行举国体制的发展有些不合适,摊子大了不免照顾不周。 二来与现行的各项政策又有些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