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汉之魂在线阅读 - 第四百五十三章:阵斩色楞

第四百五十三章:阵斩色楞

    历史上洪承畴松山败绩形成之时,小十万明军纷纷夺路而逃,清军随后掩杀抓了几万俘虏,杀了一两万明军,而清兵居然只伤亡一二百人马,就可见一斑。

    憨子以下八百多骑兵参与截杀效果杠杠的,本来就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鞑子兵又被干掉了千把人,色愣很不幸被憨子和麾下的士官们发现了。

    因为这个大台吉身边簇拥着几十个鞑子骑兵与众不同,最起码这些人都有铁甲在身,瞧上去比其他鞑子的军容整齐多了。

    于是乎,憨子直领的百总都疯狂了,因为他们的主将憨子发现了敌酋早把他乃是第二营主将,不是一个普通骑兵战士忘到了九霄云外,此时如同着了魔一般死咬着色愣的几十人穷追不舍。

    黄汉曾经很严肃地警告为了憨子的安全特设的这个百总,如果不能约束主将冲得太靠前,那么所有人就必须为主将的安全负责,如果憨子有个三长两短,所有人都别归队了。

    这个百总的猛士、勇士、军士都懂了,家主这是含蓄地告诉大家丢了主将所有人都会被斩首,因此警告他们不要回营免得挨军法。

    见主将猛打猛冲,所有的战士都不敢疏忽大意,一个个打马如飞争取超越憨子,还好这个把总都是骑乘阿拉伯战马,都是骑术一流的骑兵士官,杜绝了憨子一个人在战斗的可能性。

    色愣的亲兵卫队当然弓马娴熟,胯下战马都是精选的良驹,这场追逐战可谓旗鼓相当,只不过由于鞑子马力比明军追兵的马力透支得厉害,渐渐的就有人被憨子赶上一斧子砍落马下。

    憨子不太喜欢抓俘虏,是嫌麻烦,抓了俘虏就得看管,就会影响杀敌效率,一斧子剁了敌人多省事?

    况且黄汉一直认为身首两处的敌人才能够信赖,举手投降的保不准还会包藏祸心。

    家主对待鞑子、建奴是这个态度,麾下将士们当然纷纷效仿,因此每战都是首级砍得多,俘虏少之甚少。

    逃窜的色愣人马越来越少,追来的明军逐渐增多,色愣在马力渐渐不支之时干脆不跑了,他调转马头带着十几个心腹卫兵发动了决死攻击。

    迎战的是憨子和跑在最前面的二十几位猛士,就在蒙古人接近到了二十步之时,憨子一直没舍得用的两柄飞斧连续脱手,目标当然是色愣。

    这个已经四十几岁的台吉虽然身手不错,只不过年岁不饶人,来回奔驰的时间太长有些体力不支,面对迎面而来的飞斧,他果断挥舞蒙古刀格挡,只是没想到飞斧的力道太猛,色愣身子一歪差一点坠马。

    当第二柄飞斧接踵而至之时,刚刚稳住身形的色愣来不及反应,被飞斧结结实实剁在胸口栽落马下。

    见主将栽了跟随色愣决死冲锋的鞑子纷纷拨马偏离方向避免对冲,即便如此还是有超过一半人被明军斩落马背,最后只有三五人得以逃之夭夭。

    偃旗息鼓的苏布地比叔叔好命,带着几百人马跑了。

    有可能因为他才三十出头,一般情况下鞑子军中衣服光鲜年纪大的肯定是将领,越老官儿越大,色愣就是吃了年纪一大把的亏,被明军认定是主将,因此丢了性命。

    喀喇沁左翼的过冬营地基本上没有了像样的抵抗,因为两个台吉孤注一掷,选择不成功便成仁,把族里能够组织的青壮年男人都带去碑子山奔袭明军,营地里即便有男人也是老的老小的小。

    从仓皇逃回的三百多族人口中得知两个台吉被明军打败不知去向,族里的老少爷们儿立刻选择上马逃窜,因为草原法则不会留下他们的性命。

    合兵一处的明军骑兵杀入营地范围后只留下两个百总人马监视这片区域,等待步兵前来接管。

    其余人马一刻也不耽搁继续追击逃敌,因为追杀一骑最少能够缴获一匹战马,说不定这些鞑子还匆匆忙忙揣了金银财宝呢。

    五路人马,仅仅是一营和二营像模像样打了一场会战,其他三营基本上都是一路势如破竹一路掩杀,超过五百鞑子的有规模反击都没有出现。

    喀喇沁左翼的主力被打掉后,方圆三百里的部落都成为了待宰的羔羊。

    成建制的鞑子骑兵已经不存在,小部落的酋长得知两个大台吉战败,色愣战死,苏布地下落不明,他们只有几十、百十控弦人哪敢造次。

    能够逃跑的立刻迁徙,跑不了的发现明军出现在营地附近,纷纷带着族中青壮年跪求准许他们投降。

    这些有奶便是娘的鞑子根本杀不完,接受小部落投降是必由之路,只要投降的部落就必须选择一半十六到三十岁的控弦人来明军中效力。

    这个条件很仁慈,因为年龄的限制,十六岁以下三十岁以上的鞑子男子能够全部留在自己的部落,加上一半青壮年,部落的战斗力和生产力不会遭受巨大损失。

    况且明军今年根本不索要牛羊马匹进贡,只不过规定死了,被击溃的色愣和苏布地的人马投奔宣告投降的部落之时,部落酋长必须抓捕或者斩杀他们后送明军检验。

    送来一颗首级或者一个俘虏,明军会给予一石麦子的奖励。

    如果不要麦子可以换三十瓶“醉不死”高度白酒,如果敢隐匿逃来的败兵,灭族!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逃亡的败兵确实需要寻找遇到的部落投靠,因为没有粮食没有蒙古包过夜谁都坚持不了几天,最后出现了内讧。

    败兵未必都是三三两两,也有百十人一起逃窜的团伙,小部落遇上这些败兵当然不敢接受,不仅仅是畏惧“红旗军”的军令,还担心这些人喧宾夺主。

    最后居然有些已经投降“红旗军”的小部落被败兵打了主动去寻找明军为他们报仇雪恨。

    接下来在吃了亏的小部落轻骑兵带领下,追逐喀喇沁左翼败兵更加有了效率。

    下手强抢了族人小部落后得到了战马、粮食、肉类等物资的补充后自认为能够逃过追杀的败兵,往往被熟悉环境和习性的族人跟踪追击根本无法摆脱。实在闲得疼的明末汉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