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乘风而起在线阅读 - 第三百五十三章 拜访

第三百五十三章 拜访

    最终安心表姐和灿灿姐分工合作,一人负责记录订单,一人负责记录合作意向,才变得稍微有了些条理。

    这一忙就忙到了半夜,安然表哥将记录下来的厚厚两摞单子捏在手里,最终和表姐、女友三人面面相觑:“这也太吓人了,按照咱们目前的规模,这得生产到大后年去……”

    “怎么可能!我们趁热打铁!”安心表姐兴奋地挥舞着手里的订单:“明天我就去找这几个有合作意向的厂家!现在主动权,完全在我们手里!”

    “肘子这是又送了我们一份大礼啊……”金灿灿美滋滋地笑着,点数复核着订单数量:“不过安然你可不能拉稀摆带,肘子交代的研发中心和品质控制,你得重视了。”

    “是的赶快上规模……”安然表哥说道:“肘子说规模上去之后,还可以请池大明星帮我们拍广告……”

    “他现在在回家路上了吧?”

    “呵呵想多了,他呀,还没玩够呢!”

    ……

    ……

    就在几人讨论着周至的时候,周至和费经理已经抵达了成都西边的一个县城——大邑。

    大邑隶属于蜀川省蜀都市,地处蜀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与邛崃山脉接壤。

    站在县城抬头眺望,前方就是高高的西岭雪山。

    历史上这里一直就是蜀中非常重要的玉石、铜、铁产地,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名称和辖区也一直在流变,直到唐咸亨二年割晋原县西部,始置大邑县。

    《旧唐书》、《新唐书》、《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载:“其邑广大,遂以为名。”

    大邑最出名的,当属安仁古镇,安仁比大邑建县还要早五十多年得名,当时隶属于剑南道邛州,据《太平寰宇记》载,是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

    而安仁古镇最出名的,那就莫过于刘氏庄园了。

    安仁刘家在解放前是一个巨大的家族,而刘氏庄园就是其中最大的建筑群。

    这里收藏的文物就不少,其中尤以国家一级文物——太平天国南京天王府使用过的八把紫檀木百宝玉石如意太师椅最为珍贵,被誉为“镇庄之宝”。

    在安仁镇有保持得较完整的三条古街:维星街、裕民街、树仁街。

    在古街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公馆群,风格上既继承了川西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又借鉴了西方建筑手法;布局上,以四合院为单元,这在讲究儒家礼制伦理的社会,便于家庭成员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住所的区别安排。

    这一点和周至刚刚入手的苏华轩公馆倒是颇为相似。

    此外,古街上还有学校、戏院、茶馆、以及极具川中特色的“袍哥楼”。

    现在的安仁古镇没有后世那种整修得焕然一新的模样,完全保留着历史的沧桑印记,公馆群、古街、古道、古巷等古建筑,体现了民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同时把川西民居风格与欧式建筑风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古树、老街、石溪、小桥、豪宅……让周至看得流连忘返。

    “一般人都会觉得老地方没意思。”恰逢集市,人潮和道路两边的摊位将老街堵了个满满当当,导致费经理的老苏联车只能在人潮里以极慢的速度前进。

    “等再过十年,这样的地方就不好找了。”周至举起相机不停地拍摄:“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表弟,画竹子的名家文同,有一首诗歌就是写这里的。”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哦?有这事儿?”

    “嗯,那首诗叫做《安仁道中早行》:引马江头来晚时,好风无限满轻衣。寒蝉噪月成番起,野鸭惊沙作对飞。揭揭酒旗当岸立,翩翩渔舟隔湾归。此间好景皆新得,须信诗情不可违。”

    “诶?怎么感觉有一句怪怪的?”

    “是,揭揭酒旗当岸立,翩翩渔舟隔湾归。‘揭揭’两字是入声,你们蜀都话就读不出来。”

    “哈,还真是。”费经理跟着周至用蜀都方言读了一下,发觉更加别扭了。

    “不过我用夹川方言读就没这问题。”周至笑道:“因此这诗的毛病是出在下一句,翩、舟、湾,三连平。”

    “苏东坡表弟能犯这错?”

    “苏东坡亲戚不通文墨写诗一塌糊涂的多了去了,很多笑话还被苏东坡自己记在了笔记里边,令人捧腹。不过文同是进士出身,当然不在其列,因而更大的可能,是引用诗歌的人自己记错了。”

    “那肘子你觉得此处该是什么字?”

    “肯定应该是仄声的,能够代表舟的字,比如——艇,楫,舸,都是可以的,从这诗只求平淡清新的风格来看,那就用最寻常的‘艇’字最合适。”

    “揭揭酒旗当岸立,翩翩渔艇隔湾归……哈!后句稳当了,前句还是读不好听。”

    “那就换成猎猎,一定没问题了。”

    “猎猎酒旗当岸立,翩翩渔艇隔湾归……总算是对头了!肘子难怪辜教授这么喜欢你,根由就在这儿了吧?”

    “我猜,可能也是师祖祖觉得教我会比教别人会轻松一点吧……”

    “哈哈哈肘子你倒是当真不客气!”

    两人一路聊着,慢慢悠悠穿过了集镇,又往前走了大约两公里,才终于来到了人少的大公路上。

    大公路的尽头有一座青砖的老公馆,费经理将车停下:“到了。”

    两人从车上下来,一名三十出头,穿着哔叽中山服的干瘦男人走了过来:“费老师辛苦了,不知道这位是……”

    “这位是我小友周至。”费经理说道:“肘子,这位是刘二,你叫二哥就可以。”

    “二哥好。”周至和刘二打了招呼,转眼就被公馆的门脸吸引住了。

    这门脸有些奇怪,要是关上门,再在门上写上字,样子就和豪华大墓的前脸几乎一样。

    一般人家不会这么干的,于是周至问道:“瞧这迎面墙修得,以前这里不是居所,而该是祭祀的地方吧?”

    “小周先生有眼光。”那瘦子干笑道:“对,以前这里是宗祠,收租也在这院儿里,建国后就改作了粮仓,再后来就成了几家人合住的杂院儿。走走走,我们进里头再说。”二子从周的重生之乘风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