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蝗灾(2)
书迷正在阅读:这模拟器,正经吗?、万人迷炮灰生存手册[穿书]、重生之投资之王、我一个医神给女明星看病很合理吧?、神级影视大穿越、明日方舟之整合之火、神都夜行录、点道为止、斗罗之全职神枪手、娘娘又茶又媚,一路宫斗上位
“林县令,遇到问题要有法子解决才是。决不能都上交给朝廷。”李绩当仁不让,挺着腰杆,伸手按住林山岳的肩膀,“常言说的好,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遇见蝗灾,咱们不能躲。更不能听之任之。大唐乃进入鼎盛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非常之艰巨;一些州县的基层官员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走形式、走过场,遇事推诿扯皮现象仍较突出;尸位素餐的现象屡禁不止。为什么,就是缺少榜样的力量。我建议,就拿峡石县当做一块试验田。看看,到底是天灾厉害,还是人的力量强大。” 李二听得浑身振奋。李绩话音一落,他高声道,“诸位爱卿,靖王爷的话,你们有何感悟?” 房玄龄抢先一步,附和道,“靖王爷高瞻远瞩,善于思考,善于以为题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以矛盾为导向,我看就可以这样办。蝗灾,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有的只能听之任之,有的不敢与蝗虫作斗争,说什么这是天意。天意不可违。你们都想想看,天意是什么,天意就是恩泽天下,国富民强。我赞同靖王爷的观点和想法。就让林县令放手去灭蝗虫,找出一条人定胜天的办法来。” 房玄龄见火候已到,急忙主动发言,亮明态度。李绩看着房玄龄,马上竖起大拇指。 “房老哥,谢谢你的支持。” “这都是替陛下分忧,不用谢,不用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这也是为臣子的担当所在。你身为兵部尚书,能亲自跨界请命,换位思考,从林县令的角度分析问题,为民除害。老夫汗颜,汗颜呐。靖王爷需要老夫做什么,只管说,我房某人,力排众议,在所不辞。” 李绩双手抱拳,目光恳切。 这时箫瑀站出来,大声喊道,“陛下,臣附议。李都督思想超前,敢为人先。我佩服。他的想法,很好。不过,这个峡石县,基础薄弱,底子差,科技人才缺乏。我看,京城农工部的人才库,可以抽几个专家到峡石县蹲点指导。专家的力量,我看肯定行。” 箫瑀首先考虑到发挥团队的作用,李二笑笑,“诸位爱卿,还有不同的意见吗?那,哪位大臣愿意带着专家组到基层去蹲点。愿意帮助林县令渡过难关?” 两极殿里,鸦雀无声。 “没人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到蝗灾现场实地考察,怎么能拿出切实有用的灭蝗办法来。诸位,当官当领导,要接地气。” 依然无人吭声。 李绩看见李二的脸色难看极了。他看见李二突然攥紧拳头,一股火气就要爆发出来。m.zwWX.ORg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绩当时二话不说,拉着林岳,“林县令,走,我帮你灭蝗虫去。” 李二终于舒了一口气。 攥紧的拳头慢慢舒展开来,笑道,“好,好,靖王爷真是军地两用人才。能领军打仗,也能科技种田,更能敢于斗争,与一切天灾人祸作斗争。好,值得褒扬。光禄寺,派人押运猪肉、大米等物资,随着靖王爷下基层,走流程。” 光禄寺侍郎邵琦俊,弯腰施礼道,“臣,领旨。” 三车猪肉,五车大米,还有白菜、红萝卜、土豆、芸豆等蔬菜,装满五辆马车,邵琦俊亲自领队,跟着李绩去了峡石县。 峡石县地广人稀,一眼望去,麦田里蝗虫如雨,“沙沙沙”啃食着麦苗。 照这样下去,明年,峡石县就要颗粒无收。 蝗虫的运行轨迹和出没周期,已经毫无规律可言。就像大西洋的风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田苗、成熟的庄稼,还有秸秆,都是蝗虫偷袭的对象。特别是夏季、秋季,更是放荡肆虐,不可收拾。 李绩坐在一辆豪华马车里,往陕州而来。林山岳就像对待皇上一样,对李绩毕恭毕敬。一会儿问寒,一会儿问暖。生怕慢待了自己的恩人。 刚进峡石县的曹茂村,一群村民堵住车队。十几个二流子一哄而上,搬掉大米和猪肉,风一样,就往山谷里跑。 光禄寺的亲兵,刚要奋起直追,李绩远远看着,低声吩咐道,“邵侍郎,我看就让他们吃去吧。想必他们穷怕了。多年没见过猪肉和大米。这也算是皇恩浩荡。就算是皇上赏赐他们的。人啊,要多做善举。自己少吃一口,没啥。” 邵琦俊一脸的黑线,逮到一个斜眼的亲兵“啪”打了一巴掌。 “瞎眼东西,手里的枪是干啥的,为何看不住赈灾的物资。” 那个亲兵跪在地上求饶。 李绩走下马车,伸手扶起来,温和的命令道,“起来。余下的物资需要留给最需要的农户。可不要再弄丢了。” 那个亲兵给李绩磕个头,“谢王爷不斩之恩。” “不用谢。丢失几袋子米,几斤猪肉,就要杀头,以后谁还敢押运粮草。起来,眼睛看远一些,要早发现、早处置。等人到跟前来了,你再去阻挡,可能就晚了。这些人懒惯了。自己不种地,坐吃山空。父母的粮食吃完了,他们只有四处游荡。见到肉和米,哪有不抢的道理。” 李绩回到马车上,闭上眼睛,休息养神。 两个时辰后,李绩来到峡石县。 林山岳的家就在峡石县的城东村林家庄东头小桥旁。 村前一条小河蜿蜒东去,流经涧水交叉处,并入谷水。 小河旁垂柳依依,河岔里芦苇摇曳,风景独好。 很像自己的家乡味道。 李绩忽然想起前世的故乡,也有一条小河,流入运河,并入长江。 妈妈、妹妹,你们还好吗。 想到此,他的眼睛开始湿润,眼眶里饱含着泪水。 进了林山岳的家,一位妇人怀抱着两岁半大的男孩,正在喂奶。 看见生人进来,她忙忙放下掀起来的衣襟,遮挡住丰腴白皙的胸部。 “这是我的贱内,在家里排行老幺,名唤幺妹。祁县朱家村的,姓朱。怀里的孩子叫林七斤,生下来七斤重,干脆就起名叫七斤。” 李绩用手抚摸着孩子的头,把一块翡翠挂件系在孩子的脖颈上,笑道,“这个名字好。好啊。这孩子将来好养。”明月坛主的大唐:我穿越唐朝当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