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戏明在线阅读 - 戏明 第107节

戏明 第107节

    颜料应该是店里利润最大的生意了,别的就得等读书人考试或者开学赚上一笔。

    倒是不用王文素操太多心。

    文哥儿才三岁多,王文素妻子也没那么多避讳,领着一双儿女出来待客。

    她平日里专心教养一双儿女,并不管外面的事,也不怎么要求丈夫上进,是个很娴静的妇人。见了文哥儿,她也是温婉地笑笑,招呼两个孩子陪文哥儿玩。

    文哥儿让金生把带来的礼物送给两个小孩儿。

    两人年纪都比较小,选的都是大颗粒积木和大块拼图,色泽也是往鲜艳里选。

    姐弟俩一下子被文哥儿带来的礼物吸引住了,拉着文哥儿哥哥弟弟地叫唤,要他陪着一起玩。

    王文素一到京城就一心扑在翰林院的算书上,还真没空闲了解京城风物。

    他见到两样新玩具也来了兴趣,坐下跟三个小孩一块玩了起来,嘴里还道:“京师果然多新鲜事物,我在晋州时不曾见过这东西。”

    文哥儿骄傲地道:“去年之前京师也没有这玩意!”

    他把个中曲折给王文素讲了,重点讲述自己在中间起到的重要作用。他可是和金生一起画了好几份设计稿,收了好多润笔费的!

    王文素听得咋舌不已,接着又觉得理所当然:文哥儿这般聪明,不管做成什么事都很正常。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旁边的祥叔听了文哥儿的话,忍不住插嘴道:“这东西是小官人弄出来的?”

    文哥儿很谦虚地道:“我就是出个图纸,说说想法,谈不上是我弄出来的,生产售卖什么的我们从不经手。”

    祥叔道:“那小官人能给小老儿引荐一二,看看那边能不能给店里铺点货?”

    这倒不是什么大事,文哥儿自己就能做主答应下来。

    要知道匠人那边也不是自己卖的,他们是做好送到城中各个商铺寄卖,各家商铺知道这东西正炙手可热,也很乐意当销售商,每次出新套装都能直接全城铺货,利润十分可观。

    文哥儿从中牵个线添个铺货点并不难。

    文哥儿道:“明日我叫我爹写个条子,回头你自己去寻对方商量就好。”

    祥叔闻言顿时喜笑颜开:“那就劳烦小官人了。”

    得知文哥儿平生最爱吃好吃的,尤其爱尝别人家的特色吃食,祥叔决定给文哥儿露一手,搬出自己从山西老家带来的砂鏊。

    文哥儿没见过砂鏊,好奇地凑在边上摸了半天砂鏊摆着的卵石,不懂就问:“这是什么东西?”

    祥叔道:“这是烤石子饼用的砂鏊,算是我们汾州那边常吃的一种干饼,也不知你会不会喜欢。”

    文哥儿一听,这种吃食自己没听过!

    他立刻笃定地说道:“肯定喜欢!”

    祥叔笑道:“别看这东西不起眼,用处多着呢,不仅可以烤石子饼,月饼、豆豆、核桃仁也都可以烤,小孩儿都特别喜欢。”

    豆豆!

    烤豆豆!

    文哥儿觉得等会要顺路去找谢豆豆分享一下。

    “现在能烤豆豆吗?”文哥儿积极追问。

    祥叔不知道文哥儿的想法,点头说道:“可以,你想吃的话我给你烤一些。”

    文哥儿两眼一亮:“我要给豆哥儿带一点!”

    祥叔:?

    王文素:?

    即便文哥儿想法有点离奇,祥叔还是满足了他。

    今儿本来就想给文哥儿做点特别的吃食,厨房早就和着麻油揉好了面,眼下砂鏊弄好了,祥叔麻利地就碾出一张张圆溜溜的面饼,信手给它们撒上把芝麻,摆到把铺满卵石的砂鏊上烤了起来。

    旺盛的灶火舔舐着砂鏊底,早已把卵石烤得热腾腾的,面饼放上去后转眼间就熟透了,闻起来香喷喷的。拿起来一看,饼身上烙出了一个个卵石状的窝窝,瞧着特别有趣。

    文哥儿看到这又好吃又好玩的石子饼,顿时胃口大开,一口气吃了好几个,只觉又尝到了自己没吃过的好东西。

    等到在王文素家吃饱喝足,文哥儿还带走了一些石子饼和烤豆豆,直奔谢家找谢豆分享这种自己闻所未闻的新鲜吃食。

    谢豆看到文哥儿自然很高兴。

    他与文哥儿一同去了邹氏那边,文哥儿先把还热乎着的石子饼分给邹氏和谢豆,接着才神神秘秘地变出一袋子烤豆豆,对谢豆说:“这个是给你的,师祖母咬不动!”

    谢豆接过文哥儿递给他的袋子,好奇地打开一看,愣住了。

    里头是半袋香喷喷的烤豆子!

    谢豆:“…………”

    邹氏见孙子表情奇奇怪怪,不由问道:“怎么了,豆哥儿?”

    谢豆连连摇头,表示没什么。

    文哥儿特意带好吃的过来给他尝鲜,他怎么可以怀疑文哥儿是在挤兑他呢!

    文哥儿却是直接凑到邹氏身边,乐滋滋地跟邹氏说道:“那是烤豆豆!”

    他说到“豆豆”两个字时分外铿锵有力。

    谢豆:“………………”

    邹氏闻言先是一愣,接着再看向自家孙子那傻愣愣的表情时便有些忍俊不禁。

    文哥儿一点都没照顾谢豆豆的心情,眉飞色舞地和邹氏讲起了王文素家那极具特色的砂鏊来。

    据说什么都能烤,真不错!

    马上中秋了,也不知他们家烤的月饼好不好吃!

    明朝已经有以月饼月果赠送亲友的习俗,寻常百姓家一般会自己做,市面上也有卖各种果馅月饼,做的特别精致,花样特别多,平时几文钱的一个饼能卖出几百文的高价,拿出去送礼特别有面子!

    古往今来的商家都很会赚节日钱。

    眼下才八月初,文哥儿刚才回来时就看到沿街商铺已经开始中秋节庆预热。

    这不就让他惦记上王文素家烤的月饼好不好吃了吗?

    中秋当天放假一天,文哥儿都想好怎么过了:到时他直接揣着自家月饼挨家挨户换饼吃去,争取每家尝一块,从早吃到晚!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烤豆豆,烤豆豆!

    谢豆豆:?

    *

    更新!

    谁会想到,没有全勤根本不想努力!

    *

    注:

    1石子饼:石头饼,山西汾阳美食,没有吃过,百度找到的(bushi

    参考期刊文章《从“汆子”“砂鏊”等方言词看山西汾阳的饮食文化传统》,总感觉里面饼的描述有点奇怪,就随便发挥了一下想象!

    2明朝月饼:参考《宛署杂记》明·沈榜

    “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第93章

    文哥儿正满怀期待地等着中秋到来第二天李东阳却说带他去出个差。

    出差地点不远,就在东安门外的四夷馆。

    四夷馆是永乐年间成祖朱棣设立的,主要负责研习各国语言,进行各国文书翻译工作目前隶属于翰林院。

    四夷馆的官署离翰林院也挺近慢悠悠走个一刻钟也就到了。

    最近四夷馆刚忙完两桩大事。

    一桩是生员扩招一口气招了一百三十五人,为朝廷翻译人才输送新鲜血液;另一桩就是人多了破破落落的四夷馆官署要翻修一下。

    这两桩大事前前后后花了两三个月现在总算是正式收尾了。

    翰林院这边想着好歹也算是自己管着的,便派李东阳他们见见这次选送过来的四夷馆新生。

    这次选的百余名生员大多在十五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都处于学习能力最佳的年纪学个三年要是能考上四夷馆译字官也算是很不错的出路。

    结果今年首辅刘吉增加了一个新规定:这些四夷馆学生以后不允许再走科举途径当官。

    也就是说,他们要是考不上四夷馆编制这辈子就算是到头了!

    按照刘吉的说法,这是要他们专心学外语,不要三心两意,浪费朝廷每个月给他们分发的粮食。

    四夷馆这边也只许他们考三次三试不中就滚回家老老实实种地去吧!

    这刘吉有点狠啊。

    不愧是曾经提议让读书人们考科举三次还考不中就不许再考的人。

    不得不说自从当今圣上登基刘吉做事可谓是处处站在朝廷角度着想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曾经的“刘棉花”。

    难怪“纸糊三阁老”就剩他还牢牢扎根内阁。

    文哥儿边跟着李东阳前往四夷馆,边听李东阳介绍这地方的情况。

    这地方说是归翰林院管其实翰林院也只是走走流程经手下相关文书而已。

    像这次扩招还是英国公张懋提的主要是军事方面需要了解各国情况所以这次扩招一百三十多人,其中三十人进鞑靼馆学鞑靼语、二十二人进女直馆学女直语。

    可以说这批翻译人才将近一半是针对北方游牧民族准备的!

    文哥儿听李东阳说四夷馆设有八馆,等同于有八国语言可以学,顿时惊叹不已。他好奇地问李东阳:“有人学通八馆吗?”

    李东阳道:“世上哪有这样的人?别说学通八馆了,连学通一两馆的人都不多。要不是老师和学生都不够,英国公也不会为此事上书朝廷了。”

    文哥儿得知大明没有精通八国外语的人,顿时松了口气。

    主要是吧,李东阳他们个个都过目不忘,弄得他提心吊胆的,生怕京师一脚一个神人,这可真是叫人没法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