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全国粮食减产,江南大丰收!
八月份。 其实也是极其重要的收获季节。 跟农业收割、颗粒归仓这件大事相比,其他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大明今年的情况不太一样。 《东方时报》今年三月份的提前预言,竟然完全说中了。 北方大旱,南方大涝! 如今八月份的收获季,北方地区的粮食严重减产,即便朝廷极其重视,三令五申,并采取了非常多的抗旱措施,但粗略估计:河南的粮食减产约80%,陕西减产72%,山西减产65%,河北减产45%,山东减产约30%。 这五省的总人口约八千万,往年的粮食自给率一般能达到七成左右,但今年粮食的总体减产超过五成。 粮食自给率预计降到不到四成。 以一个正常人每年最少需要三石(375斤)的口粮算。 即将会出现超过1.44亿石的粮食缺口,即便采取一切措施降低粮食消耗,勉强保证一个人不会饿死即可,粮食缺口也至少为1亿石。 至于南方地区,受到大涝的影响,湖广、江西、浙江等地,粮食减产在一到两成左右,但南方温暖,可耕种土地众多,加上玉米、红薯这类高产作物的推广,可以充分发挥旱地的潜力,故而即便出现粮食减产,但确保自给自足是毫无问题的。 天府之国四川以及两广之地,今年都是丰收,则都有余力输出不少的余粮,但因为距离较远,贩粮无大利可图,属于远水救不了近火。 所以说,如果没有某个地方,或者想出什么办法,填补上这至少1亿石的粮食缺口。 大明的北方地区,铁定会饿殍遍地,发生人相食的惨剧,乃至有人揭竿而起,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而按照正常的历史走向,以上情况全都会发生,更是给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以沉重一击,让形势变的更加及及可危起来。 对此《东方时报》上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进行推演,写出了各种最恶劣悲惨的场景,看的皇帝朱由检是头冒大汗,后背湿透,连续做了好几晚的噩梦。 好在八月三十日,《东方时报》的头版头条新闻【颗粒归仓,江南已实现大丰收!】,终于让朱由检心头大定,如同吃下一颗定心丸,治好了容易做噩梦的毛病。 江南大丰收! 这篇新闻报道里说,经过许家庄不懈的努力,以及无数农民百姓们的辛勤刻苦,在南直隶今年出现轻度旱情的情况下,江南地区克服种种困难,依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粮食不仅没有出现减产,反而较去年增产了三成多! 其中稻谷的总产量为2.72亿石(种植面积约五千万亩)。 小麦的总产量为1.68亿石(种植面积约四千万亩)。 玉米的总产量为1.51亿石(种植面积约三千万亩)。 土豆的总产量为3亿石(种植面积约一千万亩)。 红薯的总产量为2亿石(种植面积约八百万亩)。 还有豆类、高粱、花生、小米等杂粮的总产量为0.5亿石(种植面积约两千万亩)。 以上这些粮食全部加在一起,即江南地区今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1.41亿石。 而南直隶的总人口,大概在六千万左右,就算每人每年消耗十石粮食,也就吃掉六亿石的粮食而已,可以对外输出5.41亿石的粮食,完全能养活整个大明北方的人口。 不管北方出现多么严重的旱灾,凭借江南地区一己之力,也能确保整个北方的稳定,可以让一个人都饿不死,甚至肚子填的饱饱。 所以这篇报道看到这里,每位读者都是大大松了口气,感到心中大定。 不过!现实情况却远远不是表面那么简单的,即便今年江南地区的粮食产量足够,但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若是没有解决好,北方缺粮的形势依然会极其严峻,某些缺粮地区,依然存在饿死人的可能。 其一,是这几年江南地区的畜牧业、养殖业发展迅速,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如今年的各种猪牛羊鸡鸭鹅等禽畜的饲料粮消耗量,就超过了2亿石,明年只会更多,很可能增加到3亿石。 这就把可输出余粮数量,压缩到了三亿石不到。 其二是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所谓千里馈粮,损耗要达到运送量的两倍,即运输三石的粮食,路上就要消耗两石。 当然如今许家庄正在大修公路,道路通行情况大大改善,加之还有四轮马车这样的运输利器,能把损耗降低到一半以下。 即现在千里运粮,每运送两石的粮食,最多损耗一石。 这意味还是能有超过1亿石的粮食,被输送到北方,刚好能解决北方缺粮的问题,刚好能保证粮食够吃。 但最后的大问题来了。 分配! 如果在粮食分配过程中,出现不良奸商大量囤积居奇,把粮食卖出天价;出现官员贪污腐败,侵吞属于百姓的口粮;出现粮食未及时运到,或者士绅不允许低价卖粮等等情况,百姓依然会陷入地狱般的状况中。 又以大明各地的种种黑暗现状,只怕这些分配问题,会一个不漏的出现,即便江南输送的粮食足够,乃至加了倍的送,北方的百姓,还是可能会饿死,会陷入赤贫,会被逼的揭竿而起,因为心黑到不是人的东西遍地都是! “污蔑,这是诽谤和污蔑!” 这一段的内容让朱由检十分愤怒,无数的官员士绅,也都脸色涨红,感到不满,但冷静下来之后,他们又都不得不承认,文章里说的没错,虽然非常刺耳难听,但就是大明的真实状况。 在分配环节中,确实是会出现此类的状况,底层百姓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 只是文章里实在说的太难听,太不委婉了,简直一点情面都不讲! 何况文章里的奸商、贪官、劣绅,只是极少数的一小撮,大多数还是有良知有道德的,绝对干不出落井下石、雪上加霜之事,但文章的意思,像是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像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般,着实太片面了。 不过这篇报道的最后,也没有对大明的官员士绅,抱有过一丝丝的期望,而是提出了许家庄的北方饥荒解决方案。 其一是许家庄会起到带头作用,想办法往大明的北方,输送1.5亿石左右的粮食(路上损耗除外),并且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供应给跟许家庄有合作关系的商人,但有个条件,那就是跟许家庄合作的商人,其对外出售的粮食,价格不得超过许家庄规定的最高价格,即对粮食进行限价。 如果有合作商违反规定,要在粮食方面赚取暴利,许家庄将取消与其的合作,列入到黑名单中,以后永远没有合作可能,而举报者可以成为新的合作者! 许家庄不是万能的,管不到那些奸商,但合作伙伴还是能勉强约束到的,且为了让北方的饥民能有口饭吃,许家庄愿意做一回坏人,唱一唱黑脸,哪怕得罪一些合作商也再所不惜。 其次,就是制定了一个《千万饥民招募计划》。 许家庄会成立数百支的救助队伍,深入大明北方各地,如陕西、山西、河南,打算招募和帮助一千万左右的饥民难民流民,给他们安排工作、提供生计,摆脱当前困境。 如果是故土难离,不愿离开太远的,可以加入到修桥修路的基建项目中。 如果觉得老家生存不易,想换个发展环境的,可以考虑去山西挖矿,成为自由矿工。 如果具有冒险精神,能承担风险,愿意搏一场大富贵的,可先去江南许家庄,参加相关培训,然后会得到后续的安排。 即许家庄提供了三条道路,摆在了千万饥民们面前,该如何选由他们自己决定。 而这就是许家庄所能做到的极限了,如果在提供了1.5亿石粮食,又拯救了千万饥民之后,大明北方还是有大批的百姓饿死、造反,那究竟是谁的问题,恐怕不言而喻了。 所以这篇文章看完后。 在大明的官僚士绅、文人地主们中间,引起了非常多的愤怒和不满: “许家庄为何要把我们看的如此不堪?” “即便没有许家庄帮忙,大明也不会饿死多少百姓,我们有解决问题之能力。”“污蔑诽谤我等太甚,以后再也不看这个《东方时报》了。” “难道只有你许家庄行,我们就一定不行么?我偏不信这个邪!” “我等必须发奋行动起来,不仅要证明许家庄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朝廷也得立刻行动起来,制定一个《三千万饥民救助计划》,从四川、两广等粮食较多的地方调粮,绝不能落在许家庄后面!” “没错,许家庄诽谤朝廷不说,还想邀买人心,拉走千万百姓?此事绝不能让许家庄得逞!这些百姓是属于大明的,一个都不许拐走,必须想出办法制止!” …… 九月一日。 海港城,白堡。 高层会议上。 许远问农业方面的负责人李进道:“目前我们收集到的粮食有多少了?完成年初设定的囤粮目标了么?” “我们收集囤积到的粮食,已经达到5.33亿石,远远超过了3亿石的囤粮目标,加上粮仓里还没有吃完的存粮,总的粮食储备量,达到了6亿石之多!也就是说,整个江南地区的粮食,差不多有一半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李进语气中带着兴奋道。 六亿石? 这个数字让许远眼睛一亮,感到十分满意。 够了。 这些粮食完全够用了,可以支撑一切计划的施行了,让他心里感到踏实多了。 不过李进也介绍了一些不太好的状况,那就是跟许家庄合作的各地农户中,总有那么少部分,经受不了其他粮食收购商开出的高价诱惑,或者私下留了过多的粮食,没有遵守跟许家庄的合作约定,把余粮全部卖给许家庄。 且这类的农户比例不算低,大概占比达到了两成左右。 “庄主,要不要把这些违约农户拉黑,明年不再跟他们合作。” 李进颇为愤怒的道:“我们给他们低价提供良种、化肥、农药,帮他们解决灌既问题,甚至赊账把农具卖给他们,没我们的帮助,今年不可能有这样的大丰收!而且粮食收购价也不低,但这些农民一点良心都没有,只有贪婪和狡猾!若是不狠狠的惩罚他们,明年学他们的农民会更多,最后搞到粮食没办法收集上来了,全都要被那些奸商给抢购走了,一番辛苦,竟成了别人的嫁衣。”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这话让许远沉默片刻。 农民狡猾么?肯定会有狡猾的存在,但绝对只是少数。 农民贪婪么?肯定也有贪婪的存在,但并不是主流。 但无法否认,这两类的农民,绝对普遍存在,甚至数量一点不少,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可能占据多数和主流,乃至制造惊人的愚昧和罪恶。 即便如此。 许远也不太愿意对这些农民施加惩罚,不是因为他圣母,而是劳动人民的局限性,不是用惩罚可以解决的。 想了想,他说道:“现在终究是粮食更重要,不能因此而导致粮食的减产,这样吧,对于那些配合积极表现老实的农户,可以跟他们签长期合作协议,为他们提供保险服务,哪怕是遇到歉收,也会给予他们相当于丰年的收入,另外对于表现最好的农户,可以列入优先名单,等哪天许家庄扩庄了,可优先允许他们加入集体庄园。” “总之,宁愿采取正向激励,也不要施加什么惩罚,要理解这些底层劳动者的局限性。” “是庄主,我明白了。” 李进无奈的道,哎,庄主大人太仁慈了,如果跟那些狡猾的农民多接触接触,只怕会立刻改变这种做法,有些人穷,真的是有穷根的,他们真的是无可救药的目光短浅。 可庄主这么安排了,只能按他说的办了,只希望明年收集上来的粮食,不比今年少太多,不然真要进行大反思大调整了。远明不渐的崇祯欠了我十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