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都市小说 - 我的系统不正经在线阅读 -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独特无款官窑器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独特无款官窑器

    历史上,豇豆红这种瓷器的制作时间短,所以传世数量极少,历来是收藏家搜猎的目标。

    津城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其釉色红绿相间,呈现出桃花春浓般的奇趣。

    正如清人洪北江诗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传世的豇豆红以小件居多,一般其器底都有“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官窑款,主要是康熙宫廷所用的文房用具。

    雍正时虽有少量烧制,但釉色灰暗。

    雍正后,就已很难见到了。

    比较出名的豇豆红瓷器,除了先前的康熙太白尊,还有就是一件笔洗。

    那件豇豆红釉洗,也是清康熙时期的,高3.9cm,口径8.2cm,足径7.5cm。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最近做汝窑笔洗不少,现在再制作一件康熙豇豆红笔洗,对于陈文哲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只不过,在施釉的时候,需要注意。

    这件笔洗敛口,圈足。

    里施白釉,外施豇豆红釉,有绿色苔点。

    足底施白釉,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因为豇豆红釉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用还原焰烧成,所以在清康熙时期,豇豆红瓷器也是铜红釉中的名贵品种。

    其基本色调如成熟豇豆的红色,但是,这是基本色。

    制作出豇豆红器胚之后,入窑烧制的结果,却不尽相同。

    先前就提到过,豇豆红瓷器烧制成功之后,其成品有高下之分。

    这个高下之分就是用颜色来分辨,由于受烧成气氛的影响,豇豆红釉色千变万化。

    最终烧制出来之后,效果或好或坏。

    好或者坏,肯定是以漂不漂亮来区分。

    所以说,豇豆红釉很难把控,它真的是出窑万彩,真是千变万化。

    如果是像好的方向变化,一般有好几种情况。

    或在朦朦的粉红色中,有深红色的密集斑点;

    或深红色逐渐晕散为浅红色;

    或是局部微泛浅黄或浅绿色;

    还有的在深浅绿色当中泛出红晕,表现出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的意趣。

    这些变化,全部是由于釉料组成特性,及釉料粘度变化不同,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而造成的。

    只要把握住这一点,最终烧制出来的成品,虽然颜色还是有高下之分,但是想来太次的不会有。

    毕竟陈文哲有经验,他肯定要避免出现灰黑不匀的“驴肝、马肺”色,而尽可能的烧制出釉色明快鲜艳,通体一色,洁净无瑕,红似朝霞一般的红。

    而这一切的根本,是因为红釉瓷器之中含有适量的铜。

    这个适量,就是关键所在。

    陈文哲清楚的知道,要想成功烧制出好的豇豆红瓷器,配制的釉料,含铜量一定要在0.3%—0.5%。

    这样,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会烧成鲜艳的红色。

    这样的豇豆红釉,会给人视觉上带来意境更为深远的美感。

    就是因为有着别样的美丽,陈文哲才会在制作苹果绿釉和苹果青釉的时机,顺便烧制一批罕见的豇豆红瓷器。

    而做到了这一点,就需要开始让它变化,出现窑变。

    这时的目标,就变成了绿如春水的绿。

    苹果绿是豇豆红的窑变异色,釉面苔绿连成片,其间呈现红晕,近似新鲜苹果的丰美色泽。

    而想要完美的苹果青釉,还是要控制铜元素的含量。

    JDZ烧造的豇豆红,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全部是浅红色调。

    但当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时,红色区中有时会出现大量绿斑,甚至连成一片。

    这种成片的绿斑,就是“苹果绿”。

    烧豇豆红烧成苹果绿,古人视为奇事,故称窑变。

    现代很多研究,就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凡是出现苹果绿的地方,其铜含量比同器上红色部位要高好几倍。

    这一点说明苹果绿的形成,是由于局部地区铜的富集所致。

    苹果绿,因颜色接近新鲜的青苹果而得名,这种颜色对人眼无明显刺激。

    豇豆红的“窑变”异色,要是让釉面苔绿连成片,其间泛现红晕,近似新鲜苹果的丰美色泽,这就是最顶级的苹果青釉。

    果绿的呈色机理,是制品在窑内最后阶段误被氧化,铜变成氧化铜,致使釉的大部或全部变成绿色。

    苹果绿可以说是豇豆红的失败之作,然有“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的奇趣,是弥足珍贵的一个品种。

    把里面的关窍研究透彻,想要烧制苹果绿、苹果青,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所以,陈文哲接下来制作苹果绿这种窑变瓷,一点难度也没有。

    在釉料之中增加铜含量就好了,其他的烧制工艺,跟豇豆红瓷器一样,最多也就是入窑烧制之时,温度有所区别。

    完成了豇豆红、苹果绿瓷器的制作,接下来就是最为经典的郎窑红和郎窑绿。

    郎窑瓷是郎廷极督造的成功产品,他在康熙年间曾任西江巡抚。

    由于他酷爱古陶瓷,对陶瓷很有研究,于是康熙皇帝发挥了他的特长。

    在康熙44年——51年的7年中,肩负景镇督瓷官之职,所以在这期间景镇御窑厂产品,当时都称为郎窑。

    郎窑绿是用含氧化铜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绿色,属于铜绿釉。

    通常挂釉后,经1300度左右高温烧制而成。

    但由于工艺复杂,烧制温度极难控制,要烧出理想翠绿色釉面瓷器,成品率极低。

    所以存世量非常少,而且产品往往以小件为主。

    从现存瓷片、实物来看,郎窑绿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郎窑绿釉层均匀较薄,釉色稳定,呈翠绿色,鲜明艳丽,釉面上有较强玻璃般光泽,似有一种翡翠玉般的感觉。

    再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苍蝇翅”、“郎不流”。

    犹豫郎窑绿釉的特征太过明显,所以就算郎窑器没有留款,它也被世人认可为官窑器。1

    一般清代官窑器,必定会有本朝款,唯独郎窑绿没有。

    当然,郎窑红瓷器也没有留下官窑款,但收藏界全都认可它是一种独特无款官窑器。

    由于这也是一种铜红釉,跟豇豆红的烧制、窑变没有多少区别,所以烧制郎窑器对于陈文哲来说,更加简单。疯神狂想的我的系统不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