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永乐大案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六章 西湖之谈(一)

第一百零六章 西湖之谈(一)

    张环一愣,不是招这个,那是招哪个?

    他瞬间想到了运河之事,立刻目瞪口呆起来,这才明白原来纪纲针对的根本不是他,而是周洪宗。

    可这他哪里能说?

    张环虽为人嚣张跋扈,但对于周洪宗还是极为忠诚的。

    “我问你,你将王清源王大人的夫人和公子藏在了哪里?”纪纲问道。

    张环更是一惊,他万万没想到,纪纲要他招的居然是这个,但是他是怎么知道自己将王清源的夫人和公子带走了?难道是王清源没老实?

    “别瞪着你的死鱼眼了,说吧。”纪纲冷声道。

    “我......大人,小人不明白大人在说什么,扣押王大人的夫人和公子,这......这给我十个胆子也不敢呀。”张环自然不肯承认。

    “哼,那就可怪不得本千户了。”纪纲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也不多言,对身边锦衣卫道,“打,打到他说为止。”

    “大人,大人,小人真没有啊......”张环大惊失色,赶忙大叫道,他彻底是怕了,这位主可真是简单粗暴,这才进了馆驿多会,算下来却已经挨了三顿揍了。

    纪纲不理会他,只是看着。

    此时,车在行正领着王清源进门,听着旁边厢房里的抽打求饶声,他心中疑惑。

    “车评事,钦差大人可是在正房?”王清源询问道。

    车在行回头,“王大人,钦差大人并不在馆驿。”

    “不在?”王清源莫名其妙,心说既然不在,为何说是钦差大人唤自己来的。

    “不过的确是钦差大人让你来的,让你见一个人。”车在行直接道,“王大人,请!”

    一进厢房,看到正被锦衣卫揍的大声叫嚷的原来是张环,王清源立刻不淡定了,两日来的担忧瞬间化为了满腔的愤怒,他上前两步,扯开锦衣卫,抓住张环的衣领,“张环!你把我的夫人和儿子带到哪里去了?!”

    已经被打的奄奄一息的张环强自睁眼,看到是王清源,知道再也抵赖不过,又看到他身后一副看戏模样的纪纲,知道若还是不承认,这个人真的会把自己打死。

    “别......别打了,我说,王大人的夫人和儿子的确是被我带走的。”他承认了。

    “是不是周洪宗安排你带走的?”纪纲问道。

    “不......不是,只是个人私怨,王大人曾经在周大人面前诋毁过我,所以我才要报复,此事和周大人无关,我只是假借他的名义。”张环虽然承认人是被他带走的,但却不承认是周洪宗派他去的。

    “嘴硬?”纪纲闻言,眉头一皱,就要安排再打,却被车在行拦住,“纪千户,已经够了,汤大人可没交代说要找周洪宗的罪状,现在最关键的是找到王大人的夫人和儿子。”

    “好吧。”纪纲一想也是,看向张环,“说吧,你把王大人的夫人和儿子藏到哪里去了?!”

    ......

    杭州城之西,与钱塘江隔山相邻,便是西湖,这里的盛名自不言表,留下了太多文人墨客的情怀典故。

    白堤之上,汤宗和周洪宗没有骑马,也没有坐轿,按照汤宗的吩咐,所有随行之人也都被止步于西湖之外,不得跟随。

    江上碧波荡漾,两岸垂柳成荫。

    “水面初平云脚低,绿杨阴里白沙堤。汤大人,你看这水,这树,醉吟先生的诗可是没有半分虚幻。”周洪宗笑道。

    醉吟先生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是呀。”汤宗点头,环顾周遭精致,“早就听闻西湖之名,可惜一直未曾有缘,今日总算是如了心愿。”

    “汤大人可知西湖十景?”周洪宗问道。

    “虽不曾得见,却也有所耳闻,记得有苏堤春晓,有曲院风荷,有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还有.......哦,其他的,我想不起来了。”

    “还有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南屏晚钟和三潭印月。”周洪宗笑着道,“不过现下时节不对,断桥残雪,苏堤春晓这些景致欣赏不上,不过有一景却是恰逢时节。”

    “平湖秋月?”汤宗问道。

    “不错,汤大人,现在刚过中秋,天上的月亮还正圆,此时的平湖秋月更胜他日,汤大人若是有兴致,下官可陪大人等至晚上,正好一饱眼福。”

    汤宗笑笑,不置可否,看向远方的群山,“周大人,西湖之景固然极好,但汤某现在却是不能全心欣赏,想必周大人此刻也是如此。”

    周洪宗知道他这是闲谈已毕,要切入正事了,但却不想从自己这里打开话题,拱拱手,“还请钦差大人指教。”

    “周大人,有一件事汤某苦思不解,还请周大人解惑。”汤宗道。

    “钦差大人请讲,周某定然知无不言。”

    “好,周大人,三个月前的江南运河上丢失了漕粮,这件事漕运参将耿璇、按察使凌晏如,以及浙江户部清使司的一众官员、官仓仓督都脱不了干系,唯独你这个布政使大人与此事毫无管辖关联,其中缘由,你可否对汤某言明?”汤宗直接就肯定江南运河上丢失了漕粮。

    周洪宗也完全没料到他会这么问,想好的说辞直接堵在了嗓子眼,他沉默几息,“汤大人的话,下官听不明白,三个月前的江南运河上丢失了漕粮,我在浙江为官多年都不知晓,不知汤大人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汤宗知道他不会承认,只是看着他笑了笑,没有说话,那意思就好似在说我都已经知道了,你就别演了。

    见他不说话,周洪宗道,“不过汤大人如此怀疑,难怪要抓了户部浙江清使司主事曹干四人,下官冒昧一问,曹干孙德旺四人大人审出什么了没有,若是审出了,自当查办,若是没有,就这样一直被关在馆驿中怕是也不合适吧?此事浙江百官这两日可是有些议论哪,下官也不好解释。”

    “他们四个还放不得。”汤宗道。

    “放不得也总该有个道理吧?”

    “我说江南运河上丢了漕粮自也有道理。”汤宗说完从怀里拿出四份口供,“周大人可以自己看看。”

    周洪宗闻言整个人都呆住了,心脏好似被人狠击了一下,心说难怪汤宗一上来就说直接说三个月前丢了漕粮,难道曹干四人已经交代了?

    他看着汤宗手里的口供,就好似看着一张张催命符。

    “好。”他匆忙掩饰,伸手去接口供,却多少有点颤颤巍巍。

    心怀忐忑地一字一句看完四份口供,抬头看了眼汤宗,心中明白了他的意思,四份口供的说辞对不上!

    但好消息是四个人都没有交代其他事情,更没有说丢了漕粮。

    周洪宗恢复了镇定,将口供叠好奉上,“汤大人,下官现在才明白,您前日刚来杭州府第一站便去了云中官仓,抓了曹干四人,原来是发现了问题,下官当日不礼,还望恕罪。”

    说完顿了顿,“不过单凭这几份口供,汤大人就说三个月前的江南运河上丢了漕粮,下官实不知大人为何生出这种疑问。”

    汤宗看着他,“周大人,运往北京行在的那二十万石漕粮,孙德旺说五月十三曾装过船,曹干说没有,那到底有没有装过船?”

    “汤大人,下官奉皇命征粮,共征粮三十四万石,五月十一之前,就已经送达了三大官仓,我听耿大人说,他曾上书漕运总兵陈瑄准备起运漕粮,奈何遇到了运河堵塞之事,至于在堵塞之前有没有装船,汤大人就得问耿大人了。”周洪宗道。

    汤宗闻言心中冷笑,知道他这面上镇定,将所有问题都推到了耿璇身上,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其实一是为了空间换时间,以便找到应对的合理说辞,二是即便已经有了说辞,但从他这个不直管漕运的布政使之口说出来,也不合适。寂海沉舟的永乐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