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7
杨洁并不知道乔望是乔舒的弟弟,上辈子她离开村子的时候,并没有遇见过乔望这个人。而卫生所的事情是村里刚刚实施的,她一心不管村里的事情,所以不清楚。不过,在吃饭的时候,她好像听她婆婆提起过这件事。说村里要开卫生所了。 杨洁当年离开村里的时候,卫生所还没有开业,但是后来有没有开业她不知道,所以卫生所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她关注,她也就听听过了。 “是吗?”杨洁道,“原来是乔医生,你不是我们溪头村人吧?我叫杨洁,我丈夫叫杨承国,是个军人,村里的杨书记是我丈夫的伯父。” 说明自己的身份是想要做什么? 顾希当然知道,可是顾希作为冥界的试用期公务员,区区人界的人身份再高,他都不屑一顾。 顾希笑着道:“我是下乡的知青,就是村里张小山媳妇乔舒的弟弟。”说着,他蹲下身开始摘木耳,“没有想到这里的木耳那么多,晚上可以吃顿好的了。我们在县城的时候,木耳很少见到,尤其是新鲜的,干货也是偶尔才能买到,但是价格贵的很。” 顾希摘木耳的速度不慢,他把现场能摘的木耳全都摘了。杨洁看着,眼底要冒火了,她这些木耳不是无偿的,而是要钱的,比如培植木耳的木头也有讲究,这些她都是用钱买的。 其实木耳培植放在家里安全,可是家里有亲戚。杨承国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都已经成家了,兄弟之间都有小心思,更何况还有妯娌呢。杨洁是想要分家的,可是杨家兄弟不同意,杨父、杨母也不同意,杨承国又是孝子,她也没有办法。 “这位嫂子,这山上摘的木耳也是共同财产,待会儿我们还得拿到队长家分给村民吧?”顾希问。那语气,不要太单纯。 杨洁本来就爱生闷气,听到顾希这么说,只差没吐出一口血,她道:“不用的,山上的大型猎物比如野猪要拿到村里,野鸡、野兔等就不同,木耳、野菜也不用的。” “是吗?嫂子一说我就明白了,谢谢嫂子提醒。”顾希笑的一脸无辜。 等两人把现成的木耳都摘了,顾希看了一下,有半背篓,得有20来斤。她认为杨洁种木耳肯定不是带回家的,如果是带回家的,用来吃的,那么不需要偷偷培植在山上,所以……是用来投机倒把的。 杨洁的眼神瞥过顾希背篓中的木耳,气死了。她讨厌乔舒,她觉得乔舒夺走了她的幸福,现在更加讨厌乔舒的弟弟了。但面上,她还是微笑道:“我去摘野菜了,你忙。” “好的,嫂子再见。”顾希道。同时他又对444道,“去跟着她,见识她的一举一动,回来告诉我。” “是宿主,保证完成任务。”444马上跟了上去。 摘好木耳,已经四点多了,顾希也不打算继续瞎逛了,他进了空间,拿出两条鱼,养在空间稻田里的鱼,一条有半斤重了,可以放汤了。不过没有豆腐,顾希觉得自己得抽空做些豆腐。 回到卫生所,看到烟囱在冒烟,知道乔舒在做饭。农村人吃的早,所以做饭也早。 “我回来了。”顾希叫了声。 乔舒从厨房里出来:“回来了,饭快做好了,累了吧?” “没有。”顾希道,“我在河边捉了两条鱼,还摘了一些木耳,摘了一些笋。鱼拿来放汤吧,笋我拿几颗笋给杨进宝家。”杨进宝媳妇就是中午晕倒又流血的那个女病患。 “哎,你拿主意就好。”乔舒没有意见。 “小余呢?”顾希没看到小孩。 “去上工了。”乔舒道。 “……”顾希不说什么了。七岁的孩子上工,在农村再正常不过。 顾希把鱼给乔舒,自己拿了两颗笋去了杨进宝家。 杨进宝妈妈正在忙乎着做饭,听到顾希来了,热情的出来迎接:“乔知青,你怎么来了?” 顾希道:“我下午去山上采药,看到竹林里有笋,夏笋对孕妇挺有好处的,所以给你们摘了几颗来。” 杨进宝妈妈赶忙道谢:“乔知青,真是谢谢你了,你真是太有心了。”只不过,山上的笋没有人摘,因为有些麻嘴巴,但是顾希的一片心意还是值得感谢的。 第22章 鸡仔下蛋了 顾希笑了笑:“一般人都不喜欢吃笋,因为做不好味道。我在下乡前,在我们那的国营饭店吃过一道笋,叫油焖笋,味道非常好,也不会麻口,我告诉您怎么做。” “这……这怎么好意思。”杨进宝妈妈道。 顾希不在意,把油焖笋的做法告诉了杨进宝妈妈。做法是说了,但是他们家也不舍得做,因为既要酒,又要白糖,费材料。 顾希回到卫生所,倒是自己亲手做了一道油焖笋,他们家也有一个孕妇呢。顾希的油焖笋做的挺多的,他装了一碗出来放进篮子里,又拿了一碗鱼汤,一起放好。“我去知青宿舍聚会了,晚饭后再回来。” “哎,你去吧。” 知青宿舍里很热闹,因为要欢迎新知青,所以今天的饭菜比平时要好些。其实,就算好些了,菜还是很寒酸的。 溪头村这地方距离县城远,就是有肉票也没办法去供销社买肉,所以常年看不到肉。最好的荤菜应该是鸡蛋了,但国家规定,每户人家只能养两只鸡、两头猪,所以就是鸡蛋也不常见。有些人家存着要去供销社还钱,有些人家只舍得给孕妇或者孩子吃。 运气好的人家,去山上猎一点野鸡、野兔的,但只能偷偷摸摸的,就是猎到了野猪,也不能占为己有,一则野猪太大,拿到县城去卖的话没有牛车几个小时的路程根本走不了。二则自己家里处理的话,万一被人发现了……不过也有自己偷偷摸摸处理不叫人发现的。 顾希他们是新知青,知青宿舍里有老知青,老知青很多已经嫁人或者成家了,他们对回城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了,但是要在这里生存,那么当地人是最好的选择。在顾希他们来之前,只剩下八个老知青了,耿廉是老知青的头,他做事情稳重,为人又明白事理,所以吴队长和杨书记特意委托他管理老知青的,平时连知青地也是他在安排。 现在又多了吕玲玲、章知行和崔傅,一共有11个知青了。 顾希到的时候,他们饭菜已经差不多做好了,就等着他来了。他拎着篮子过去,有些人看到了,眼睛一亮,很期待他篮子里的东西。大家已经知道了他和乔舒的关系,知道他在当地有亲戚,觉得他应该能弄到一点好吃的东西。当然也有人在内心埋汰他,觉得他对张家太过狠心。可那又怎样?人家有医术,这年头谁没有大病小痛的? “都说了欢迎我们新知青,连来吃个饭都那么慢,也不知道家教和修养在哪里。”吕玲玲冷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