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在线阅读 - 第169章 策问结果,再现历史名臣

第169章 策问结果,再现历史名臣

    “李大人,陛下真是高明,连这种方法都能想想到。”

    “对呀,既能考策问,又能检验武生们对兵法的灵活运用,

    还能考察武生们全局的把控和大局观,更能考察武生们的真才实学,一举四得呀!”

    “通过这段时间与陛下的接触,老夫发现,我等虽然经验比较丰富,但想法被束缚了。”

    “做官做的久的,做任何事情,说的好听点叫谨慎,说的难听点那叫圆滑,再难听点就是怕担责任,畏首畏尾的。”

    “哈哈,老夫倒是期待这一千多号人的答卷了,傻大胆、天马行空的想法,再有我们这群老家伙补充一下,很期待呀。”

    “愣头青不可怕,就怕愣头青有文化呀。”

    ……

    在众人的期待中,有的考生已经开始了,有的的则是苦思冥想,有的则干脆呼呼大睡。

    不知道是胸有成竹还是在放空大脑,亦或是直接放弃了。

    不过策问考三天,众监考官也不搭理,三天后交卷就行。

    到了中午午饭的时候,数百军士抬着大筐小桶的进入贡院,浓郁的香气弥漫贡院。

    “诸位武生!”

    李邦华站在贡院中间指着中间放着东西:“陛下体恤诸位都是习武之人,策问三天辛苦,特意吩咐兵部好吃好喝伺候着,

    三天时间,每人每天一只烧鸡,一斤肉,两个素菜,两碟咸菜,馒头稀饭茶水管够。”

    “哇哦……”

    “陛下圣明!”

    众武生直呼爽,这待遇可比文科自己吃冷馒头干粮高出不知道多少了。

    “诸位武生,吃饱喝足了,就好好写策问,不仅是为了大明,更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切莫儿戏,开始吧!”

    在无数人的期待、焦虑中,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策问试卷收了上来,由兵部、禁军九卫千户以上武官、武将勋贵、六部九卿各抽调一名员外郎,合计两百余人,组成的庞大的阅卷团队。

    每一份试卷都会判分五次,每判一次都会封上,最后统一打开,取平均分。

    可以说崇祯为了这次的武科选拔的公平性,将能想到的且能实施的手段都用上了。

    策问阅卷官只需要根据评分规则打分就是,不用再和以前众人拿不定注意的时候还要找其他人一起评判。

    所以,众人阅卷速度极快,仅仅两天时间,策问结果就出来了。

    东暖阁内,李邦华、孙传庭、秦良玉三人束手而立,而崇祯的龙案上则是放着十份试卷。

    “陛下,这几份策问试卷臣等一致认为是最好的,满分三十分,这几份都在二十八分左右。”

    “朕先看看!”

    崇祯说完便翻看策问试卷。

    “论骑兵在建奴交战中的重要性!”

    “论红夷大炮、弓箭手、骑兵之间的战术配合!”

    ……

    “论冷兵器的特种作战!”

    大部分都是白话文,崇祯看起来很快,策问都还算不错,老生常谈中带着一些大胆的、建设性的意见。

    重要的是,改一改,基本是可以实施的。

    特别是其中三篇,组建类似魏武卒的特种部队,专门搞奇袭、破坏等,目的就一个,烧毁敌人辎重粮草,消耗敌人。

    另一篇「论军士战斗意志和勇猛精神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就很有意思,没有大夸其谈兵种、武器等等重要性。

    开篇就是说大明现存将领、军士畏战、畏死,说了一大堆的问题,举了很多大明以多败少的战例,

    然后又列举了白杆兵和戚家军硬抗建奴铁骑并取斩敌数千、朱文正守洪都城,四万大军挡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一百多天以少胜多的战例。

    从兵力到战法,再到战术,再到精神层面的剖析,然后给了具体的方法。

    诸如政治教育、监督体系、感情因素、心理影响、职业习惯、荣誉感、本能行为、利益,到最后的信仰。

    看的崇祯连连点头。

    军士不怕死本就是个伪命题,只要是心智正常的人不可能不怕死。

    唯一的区别是可以用死亡交换什么以及规避什么。

    通俗点讲,这取决于朝廷能为军士爆发多少能量。

    这篇策问看似缥缈,实则是可行的。

    让他想起了后世亮剑中的那句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远的不说,近的诸如萨尔浒之战,十一万明军,在武器装备压倒性的优势下,竟然还败给了建奴的六万人。

    阵亡四万多人,阵亡通判、守备、把总等官共三百一十余员名。

    而建奴虽然记载只死了两百人,但据估算至少在两千到四千人之间。

    明军与建奴的伤亡比例是十二比一,何等的可笑。

    除却统帅、战术、军队实力不行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军士没有视死如归的信念。

    过了好一会儿,崇祯提起朱笔将评卷团给的二十八分给划掉,然后写了个三十分,随后又写了一句:此人大才,可堪一用。

    写完后,放下笔,很是满意道:“这篇策问可得满分,考生是谁?”

    李邦华立刻上前接过策问卷子:“陛下,第三场的兵法和第四场的策问,都是采用麋弥封(糊名誊录制),

    在考生分数没有确定之前,任何人都不知道考生信息。”

    说着,将卷子放在一边的桌子,取过一把小刀慢慢撕掉封在考生姓名、籍贯上的封条。

    “陛下,考生是宜兴县堵胤锡!”

    “谁?”

    “宜兴县堵胤锡!”

    崇祯脸色愣了一下,随后恢复了正常,内心则满是震撼。

    他猜了数个人,都没有猜到会是堵胤锡。

    “去查一下此人的具体的信息,速度要快!”

    崇祯说完,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堵胤锡可是明朝最后一位战略大师,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大明王朝在中南的战局,差点让南明翻盘的牛人。

    此人牛在哪里呢?

    他任湖广巡抚时单枪匹马前往李锦的三十大军中(李自成的侄子),开诚慰谕,讲明忠孝大义,主张联合抗清。

    具体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李锦带着三十万大军归顺了。

    而后堵胤锡以李锦部为主力,在湖南将清军打的连连后退,收复了十余城,军威大震。

    可惜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他在前线浴血奋战,队友却给他挖坑。

    在死之前,遗疏中将明朝诸将忙于内斗,皇帝不思进取骂的狗血淋头。

    以他的雄才伟略,换一个时代,一定能成为比孙承宗、张居正还要出名的名臣。

    记忆中的堵胤锡现在应该才二十来岁,崇祯十年的进士。

    现在才崇祯元年呀,而且他还是以文官带兵的,怎么会提前十年出现,还参加了武科?

    等了足足有小半个时辰,派去查询的人才回来,将堵胤锡的资料呈给了崇祯。昆吾的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